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收入情况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A地区为例

摘要第11-13页
Abstr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8-21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8-19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9-21页
    1.4 研究内容架构和研究方法第21-24页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1-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4-31页
    2.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第24-27页
        2.1.1 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第24-25页
        2.1.2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第25页
        2.1.3 合作制的农村金融机构第25-27页
    2.2 金融抑制论第27-28页
    2.3 金融深化论第28页
    2.4 交易成本理论第28-29页
    2.5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9页
    2.6 委托-代理理论第29-31页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中A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经营情况及问题第31-51页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第31-33页
    3.2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A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第33-38页
        3.2.1 发展规模第33-34页
        3.2.2 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益第34-35页
        3.2.3 抗风险能力第35-37页
        3.2.4 A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收入分析第37-38页
    3.3 利率市场化对A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分析第38-45页
        3.3.1 营业收入及净利差、净息差变化趋势第38-39页
        3.3.2 营业收入结构的变化第39-41页
        3.3.3 付息率逐渐提高、贷款利息率逐年降低,存贷款利差缩小第41-43页
        3.3.4 收入及净息差、净利差变化成因第43-45页
    3.4 利率市场化下A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5-50页
        3.4.1 市场份额低第45-46页
        3.4.2 贷款利息收入占比高,收入结构不合理第46-47页
        3.4.3 收入来源单一,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利率市场化对A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影响机制及利弊分析第51-58页
    4.1 利率市场化对A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机制第51-52页
        4.1.1 利率市场化增加金融市场自由度,带来积极影响第51页
        4.1.2 利率市场化增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高了贷款风险第51-52页
        4.1.3 利率市场化提高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利润第52页
    4.2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收入的积极影响第52-54页
        4.2.1 有利于业务转型,拓展新的收入来源第52-53页
        4.2.2 促进对资产负债进行更加主动、积极、有效的管理第53页
        4.2.3 促进A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第53-54页
        4.2.4 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优质客户带来的盈利第54页
    4.3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不利影响第54-57页
        4.3.1 存贷款利差收窄,存款成本上升,主营业务收入缩水第54-55页
        4.3.2 资产收益情况下降第55-56页
        4.3.3 信用风险加剧,不良资产增加第56-57页
        4.3.4 贷款利率定价能力较弱,面对挑战第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增收策略第58-66页
    5.1 现有各类收入增长方法第58-60页
        5.1.1 拓展中间业务,实现利润收入多元化第58页
        5.1.2 大力开展理财业务第58-59页
        5.1.3 进军货币市场,扩大资金收益率第59-60页
    5.2 提高农村客户市场占有率第60-61页
    5.3 尽快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第61-62页
        5.3.1 积极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第61页
        5.3.2 大力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第61-62页
    5.4 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第62-63页
    5.5 提高员工的素质第63-64页
    5.6 研究结论第64-65页
    5.7 政策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项目融资评级的工程化实践研究--以地炼行业项目融资评级为例
下一篇:地方性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研究--以枣庄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