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1.1 项目融资文献回顾 | 第19-20页 |
2.1.2 资金管理文献回顾 | 第20-22页 |
2.2 工程项目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项目融资的定义与特征 | 第22-23页 |
2.2.2 项目融资的理论 | 第23-27页 |
第3章 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及项目融资的现状 | 第27-35页 |
3.1 资金体系的定义 | 第27页 |
3.2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现状 | 第27-30页 |
3.3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融资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30-35页 |
3.3.1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融资管理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3.3.2 中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5页 |
第4章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资金体系分析 | 第35-43页 |
4.1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资金管理分析 | 第35-38页 |
4.1.1 国际工程承包资金链利益相关者 | 第35-36页 |
4.1.2 内部资金管理 | 第36-37页 |
4.1.3 产业链资金管理 | 第37页 |
4.1.4 产业链及商业模式 | 第37-38页 |
4.2 国际工程承包融资方式及其特征 | 第38-43页 |
4.2.1 现汇方式 | 第38页 |
4.2.2 承包商自有资金 | 第38-39页 |
4.2.3 买方信贷融资 | 第39-40页 |
4.2.4 卖方信贷融资 | 第40-41页 |
4.2.5 混合模式融资 | 第41页 |
4.2.6 国际工程承包融资方式的共性和差异 | 第41-43页 |
第5章 中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融资管理案例分析 | 第43-58页 |
5.1 信用保险在国际工程融资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5.1.1 项目背景 | 第43页 |
5.1.2 融资方案组织过程分析 | 第43-44页 |
5.1.3 案例启示 | 第44-45页 |
5.2 国际工程融资中蒙贝拉电力项目案例 | 第45-47页 |
5.2.1 项目背景 | 第45页 |
5.2.2 项目拟定的融资方案 | 第45-46页 |
5.2.3 案例启示 | 第46-47页 |
5.3 M公司轻资产卖贷融资产业链资金管理模式 | 第47-58页 |
5.3.1 理论探讨 | 第47-50页 |
5.3.2 M公司国际工程项目背景及轻资产卖贷产业链模式 | 第50-51页 |
5.3.3 融资方案的确定 | 第51-53页 |
5.3.4 资金管理体系 | 第53-56页 |
5.3.5 风险分担与管理 | 第56-57页 |
5.3.6 其他需考虑的因素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1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建议 | 第59-60页 |
6.2.1 把握项目融资风险应对的基本原则 | 第59页 |
6.2.2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 第59页 |
6.2.3 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 第59-60页 |
6.2.4 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 | 第6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