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限高层抗震性能设计及分析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地震灾害 | 第11页 |
·抗震工程的发展 | 第11页 |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形式及要求 | 第11-13页 |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第13-14页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动力弹塑性分析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概述 | 第17页 |
·弹塑性计算模型 | 第17-19页 |
·层间模型 | 第18页 |
·杆系模型 | 第1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18-19页 |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第19-21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19-20页 |
·地震波的调整 | 第20-21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工程背景 | 第25-45页 |
·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设计依据 | 第26-27页 |
·设计条件 | 第27-34页 |
·建筑分类等级 | 第27-28页 |
·楼(屋)面荷载 | 第28-29页 |
·风荷载 | 第29页 |
·地震作用 | 第29-33页 |
·雪荷载 | 第33页 |
·工程场地地质情况 | 第33-34页 |
·结构设计 | 第34-39页 |
·结构体系 | 第34-36页 |
·主要构件截面与材料 | 第36-38页 |
·结构超限情况 | 第38-39页 |
·首层薄弱层处理 | 第39页 |
·抗震等级及性能目标 | 第39-43页 |
·抗震等级 | 第39-40页 |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 第40-41页 |
·构件抗震性能目标 | 第41-43页 |
·抗震分析软件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弹性分析 | 第45-67页 |
·塔楼弹性计算分析 | 第45-52页 |
·计算参数 | 第46-48页 |
·计算结果 | 第48-51页 |
·倾覆弯矩、楼层剪力分析和剪力调整 | 第51页 |
·结构舒适度分析 | 第51-52页 |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52-57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2-55页 |
·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55-57页 |
·中震分析 | 第57-62页 |
·中震计算参数 | 第57-59页 |
·中震不屈服计算结果 | 第59-60页 |
·中震弹性计算结果 | 第60-62页 |
·大震分析 | 第62-65页 |
·大震计算参数 | 第62-63页 |
·大震不屈服计算结果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67-97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目的 | 第67页 |
·分析软件 | 第67页 |
·分析模型 | 第67-69页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69-76页 |
·混凝土一维本构关系 | 第69-70页 |
·混凝土二维本构关系 | 第70-75页 |
·钢筋一维本构关系 | 第75-76页 |
·地震波选取 | 第76-77页 |
·动力非线性方程解法 | 第77-78页 |
·阻尼选取 | 第78页 |
·弹塑性结构性能目标 | 第78-80页 |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80-94页 |
·动力特性 | 第80-81页 |
·基底剪力 | 第81-85页 |
·层间位移角时程 | 第85-90页 |
·剪力墙塑性损伤情况 | 第90-93页 |
·框架柱、梁损伤 | 第93-94页 |
·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初步结论及建议 | 第94-97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建议 | 第95-9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