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直观”指导下的中式家具造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曲直研究 | 第14-16页 |
·中式家具研究 | 第16-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中式审美的曲直观 | 第22-41页 |
·曲的韵律 | 第22-28页 |
·从文字层面解读“曲” | 第22-23页 |
·曲的精神品质 | 第23-24页 |
·曲的美学意义 | 第24页 |
·曲的功能作用 | 第24页 |
·曲的表现 | 第24-28页 |
·直的追求 | 第28-33页 |
·从文字层面解读“直” | 第28页 |
·直的精神追求 | 第28-31页 |
·直的美学体现 | 第31页 |
·直的功能作用 | 第31-32页 |
·直的表现 | 第32-33页 |
·曲直相依与相宜 | 第33-39页 |
·曲直结合在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33-35页 |
·曲直相宜的方法 | 第35-38页 |
·曲直结合之美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曲与直在中式家具造型中的展现 | 第41-69页 |
·中式家具发展史 | 第41-52页 |
·中式家具的曲直造型 | 第52-63页 |
·中式家具的曲之美 | 第52-57页 |
·中式家具的直之姿 | 第57-63页 |
·曲直相宜的中式家具 | 第63-67页 |
·曲直相宜的家具造型 | 第63-64页 |
·曲直比例与造型风格变化 | 第64-67页 |
·造型与装饰的融合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中式家具造型中曲直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89页 |
·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 | 第69-72页 |
·礼教的限制 | 第72-74页 |
·人文意识影响 | 第74-82页 |
·文人影响 | 第76-81页 |
·名人效应 | 第81-82页 |
·功能与市场的校验 | 第82-84页 |
·材料的限制 | 第84-86页 |
·工艺的智慧 | 第86-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曲直观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启示 | 第89-110页 |
·古今通用的曲直审美观 | 第89-95页 |
·中式古典曲直审美 | 第89-91页 |
·西方曲直审美影响 | 第91-95页 |
·新中式家具设计的中心思想 | 第95-99页 |
·新中式家具概念 | 第95-96页 |
·新中式家具现状 | 第96-97页 |
·必不可少的“中式”特征 | 第97-98页 |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 第98-99页 |
·曲直观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 第99-107页 |
·需求与审美的整合 | 第99-103页 |
·材料与工艺的进步 | 第103-105页 |
·造型设计思想的表达 | 第105-106页 |
·家居氛围的融合 | 第106-107页 |
·从家居生活馆看未来家具设计趋势 | 第107-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