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不孕症文献整理及诊疗特色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第一部分 清代不孕症文献整理 | 第7-20页 |
| 1 清代医学发展状况 | 第7-8页 |
| 2 不孕症文献整理 | 第8-20页 |
| ·《傅青主女科》 | 第8-11页 |
| ·《女科经纶》 | 第11-12页 |
|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 第12-14页 |
| ·《妇科玉尺》 | 第14-15页 |
| ·《女科切要》 | 第15-16页 |
| ·《女科要旨》 | 第16-20页 |
| 第二部分不孕症诊疗特色研究 | 第20-43页 |
| 1 病名 | 第20页 |
| 2 病因病机 | 第20-26页 |
| ·病因论述 | 第20-22页 |
| ·病机学说 | 第22-26页 |
| 3 证候表现 | 第26-27页 |
| 4 治疗 | 第27-31页 |
| ·治疗原则 | 第27-28页 |
| ·治疗方法 | 第28-31页 |
| 5 药物分析 | 第31-40页 |
| ·分析方法 | 第31页 |
|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 ·方剂的纳入、排除标准 | 第32页 |
| ·数据的规范化 | 第32页 |
| ·频数分析 | 第32-39页 |
| ·聚类分析 | 第39-40页 |
| 6 预防与康复 | 第40-43页 |
| ·男女双方应适龄结婚生子 | 第40-41页 |
| ·规律生活饮食,保持良好心态 | 第41-43页 |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43-45页 |
| 1 病因病机理论较为完善 | 第43页 |
| 2 注重肾主生殖理论 | 第43页 |
| 3 强调气血在女性生理中的重要作用 | 第43-44页 |
| 4 辩证论治注重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 第44页 |
| 5 典型方剂的现代临床疗效 | 第44-45页 |
| 病例分析 | 第45-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