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2章 政治制度的民主和生活方式的民主 | 第13-17页 |
| ·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 | 第13-14页 |
| ·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 | 第14-15页 |
| ·政治制度的民主和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关系 | 第15-16页 |
| ·政治制度的民主是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实现手段 | 第15页 |
| ·生活方式的民主是政治制度的民主的社会基础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3章 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基本原则 | 第17-24页 |
| ·尊重 | 第17-18页 |
| ·尊重的概念 | 第17页 |
| ·尊重与平等的关系 | 第17-18页 |
| ·尊重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前提 | 第18页 |
| ·沟通 | 第18-20页 |
| ·沟通的概念 | 第18-19页 |
| ·沟通与自由的关系 | 第19页 |
| ·沟通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媒介 | 第19-20页 |
| ·宽容 | 第20-21页 |
| ·宽容的概念 | 第20页 |
| ·宽容与博爱的关系 | 第20-21页 |
| ·宽容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内涵 | 第21页 |
| ·信任 | 第21-23页 |
| ·宽容的概念 | 第21-22页 |
| ·信任与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关系 | 第22页 |
| ·信任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基础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4章 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存在基础 | 第24-34页 |
| ·政治基础 | 第24-30页 |
| ·政治哲学基础 | 第24-28页 |
| ·政治制度基础 | 第28-30页 |
| ·经济基础 | 第30-31页 |
| ·社会需求基础 | 第31-33页 |
| ·文化需求 | 第31-32页 |
| ·教育需求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5章 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 第34-42页 |
| ·家庭民主 | 第34-37页 |
| ·代际民主 | 第35-36页 |
| ·性别民主 | 第36-37页 |
| ·学校民主 | 第37-39页 |
| ·教师的民主精神 | 第37-38页 |
| ·学生的民主权利 | 第38页 |
| ·学校自身的民主 | 第38-39页 |
| ·社会团体的民主 | 第39-40页 |
| ·社会交往中的民主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6章 提倡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途径 | 第42-45页 |
| ·公民自治 | 第42-43页 |
| ·协商治理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