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写作框架 | 第10页 |
| 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 第1章 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2-20页 |
| ·政府采购及采购监管的概念 | 第12-14页 |
| ·政府采购的概念与特点 | 第12-13页 |
| ·政府采购监管的概念 | 第13-14页 |
| ·政府采购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 ·市场失灵 | 第14-15页 |
| ·公共治理 | 第15-16页 |
| ·寻租理论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简要评述 | 第19-20页 |
| 第2章 我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27页 |
| ·我国政府采购及其监管机制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发展历程 | 第21页 |
| ·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现状 | 第21-24页 |
| ·政府采购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 | 第21-22页 |
| ·政府采购的政策性功能得到发挥 | 第22-23页 |
| ·集中采购成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组织形式 | 第23页 |
| ·政府采购的形式随体制不断完善 | 第23页 |
| ·政府采购的监管比重不断提升 | 第23-24页 |
| ·我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建设状况 | 第24页 |
| ·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发展迅速 | 第24页 |
| ·政府采购监管体系与制度配套建立 | 第24页 |
| ·对采购活动的监管得到强化 | 第24页 |
| ·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 第24-27页 |
| ·政府采购监管法规不够健全 | 第24-25页 |
| ·政府采购监管主体规定不明确 | 第25-26页 |
| ·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尚未完善 | 第26页 |
| ·政府采购程序的监管力度不足 | 第26页 |
| ·政府采购监管队伍水平不高 | 第26-27页 |
| 第3章 典型政府采购监管案例分析 | 第27-33页 |
| ·人大代表监督政府采购中心案 | 第27-28页 |
| ·案件经过 | 第27-28页 |
| ·案例分析 | 第28页 |
| ·农民诉财政局超预算买车案 | 第28-29页 |
| ·案件经过 | 第28-29页 |
| ·案例分析 | 第29页 |
| ·政府采购监管职责纠纷事件 | 第29-30页 |
| ·案件经过 | 第29-30页 |
| ·案例分析 | 第30页 |
| ·政府采购质疑监督制度事件 | 第30-31页 |
| ·案件经过 | 第30页 |
| ·案例分析 | 第30-31页 |
| ·政府采购监督越位事件 | 第31-33页 |
| ·案件经过 | 第31页 |
| ·案例分析 | 第31-33页 |
| 第4章 政府采购监管国际经验借鉴 | 第33-37页 |
| ·美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特设监管机构 | 第33-34页 |
| ·英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法治主导采购运行 | 第34页 |
| ·德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采购与监督同步执行 | 第34-35页 |
| ·澳大利亚政府采购监管机制——政府部门采购高度自由 | 第35-36页 |
| ·国外政府采购监管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 第5章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7-42页 |
| ·完善政府采购监管的法律法规 | 第37页 |
| ·促进政府采购监管主体建设 | 第37-39页 |
| ·建立采购责任追究体系 | 第38页 |
| ·建立内部监督制衡机制 | 第38页 |
| ·完善政府采购主体监管 | 第38-39页 |
| ·加大政府采购流程的监管力度 | 第39-40页 |
| ·加强事前监管 | 第39页 |
| ·完善事中监管 | 第39-40页 |
| ·重视事后监管 | 第40页 |
| ·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化运行机制 | 第40页 |
| ·重视政府采购监管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0-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