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二矿A1煤层水力冲孔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煤层增透技术研究 | 第16-18页 |
·水力冲孔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试验煤层基础参数测算 | 第22-38页 |
·试验矿井基本概况 | 第22-24页 |
·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 | 第24-35页 |
·煤层瓦斯压力 | 第24-26页 |
·煤层瓦斯含量 | 第26-28页 |
·煤层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和透气性系数 | 第28-32页 |
·煤层瓦斯原始抽采半径 | 第32-35页 |
·煤体力学参数测算 | 第35-36页 |
·煤体坚固性系数 | 第35-36页 |
·煤体力学参数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水力冲孔作用卸压增透机理研究 | 第38-46页 |
·高压水射流破煤理论 | 第38-39页 |
·水力冲孔破煤过程 | 第39-41页 |
·水力冲孔的卸压增透机理 | 第41-44页 |
·改变A1煤层的受力状态 | 第41-42页 |
·扩大A1煤层的卸压范围 | 第42-43页 |
·增加A1煤层的透气性 | 第43-44页 |
·夹矸煤层水力冲孔特性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水力冲孔数值模拟研究 | 第46-70页 |
·RFPA软件简介 | 第46-49页 |
·RFPA软件图形界面 | 第46-47页 |
·RFPA计算流程 | 第47-49页 |
·RFPA计算特点 | 第49页 |
·渗流—力与渗流—损伤耦合方程 | 第49-52页 |
·渗流-应力耦合方程 | 第49-50页 |
·渗流-损伤耦合方程 | 第50-52页 |
·水力冲孔模拟分析 | 第52-69页 |
·水力冲孔建模基本原则 | 第52页 |
·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机理数值模拟 | 第52-64页 |
·水力冲孔卸压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4-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水力冲孔技术试验研究 | 第70-80页 |
·水力冲孔试验条件 | 第70-72页 |
·通风安全条件 | 第70-71页 |
·水力冲孔试验设备 | 第71-72页 |
·水力冲孔措施的实施 | 第72-74页 |
·水力冲孔钻孔布置 | 第72-73页 |
·水力冲孔冲孔过程 | 第73-74页 |
·水力冲孔效果分析 | 第74-78页 |
·出煤量效果分析 | 第74-75页 |
·瓦斯抽采浓度分析 | 第75页 |
·瓦斯抽采纯量分析 | 第75-76页 |
·水力冲孔影响半径 | 第76-78页 |
·残余瓦斯含量 | 第78页 |
·煤层透气性系数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