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8页 |
·聚变能及托卡马克 | 第11-14页 |
·托卡马克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加热手段 | 第14-16页 |
·国内外主要中性束注入实验回顾 | 第16-30页 |
·EAST中性束注入器 | 第30-3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5-38页 |
第2章 中性束注入基本物理模拟及相关物理诊断 | 第38-52页 |
·中性束注入的基本物理过程 | 第38-42页 |
·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模拟程序 | 第42-45页 |
·TRANSP程序介绍 | 第42-44页 |
·NUBEAM模块介绍 | 第44-45页 |
·中性束注入涉及的相关物理诊断 | 第45-51页 |
·汤姆森散射 | 第46页 |
·弯晶谱仪 | 第46-47页 |
·电荷复合交换光谱 | 第47页 |
·中子诊断 | 第47-48页 |
·微波反射仪 | 第48页 |
·EFIT等离子体平衡重建 | 第48-49页 |
·多普勒诊断光谱 | 第49-50页 |
·其它诊断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EAST中性束注入实验分析研究 | 第52-74页 |
·EAST兆瓦级中性束注入实验分析研究 | 第53-66页 |
·中性束注入对背景等离子体的加热 | 第55-56页 |
·中性束驱动的非感应电流 | 第56-59页 |
·中性束注入期间的能量损失 | 第59-61页 |
·中性束注入期间的中子产额 | 第61-62页 |
·中性束注入下产生的力矩 | 第62页 |
·中性束注入产生的快离子的分布 | 第62-64页 |
·中性束注入下H模放电相关物理现象 | 第64-66页 |
·EAST不同中性束注入条件下的实验分析研究 | 第66-71页 |
·中性束注入功率与等离子体储能及β_N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67-70页 |
·中性束加热下L模与H模放电期间的能量约束时间对比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第4章 EAST电流爬升段中性束预加热实验分析研究 | 第74-86页 |
·中性束辅助等离子体电流爬升的基础理论及优点 | 第74-76页 |
·EAST电流爬升段中性束注入实验分析研究 | 第76-83页 |
·加热及电流驱动分析 | 第78-80页 |
·穿透损失分析 | 第80-81页 |
·伏秒数消耗分析 | 第81-82页 |
·优化中性束注入预加热等离子体物理方案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92页 |
·本文小结 | 第86-87页 |
·后期展望 | 第87-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A | 第98-100页 |
附录B | 第10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