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基础理论论文--伤寒、金匮(伤寒杂病论)论文

基于问题解决的辨证论治认知心理学研究—台湾地区中医师辨证论治思维的问卷调查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文献综述一 辨证论治的研究第14-19页
 1 辨证论治步骤和方法第14-15页
 2 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第15-16页
 3 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引入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19页
文献综述二 认知心理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6页
 1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第19-22页
 2 问题解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第22-24页
   ·概述第22-23页
   ·特点第23-24页
 3 思维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6页
第一部分 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第26-31页
 1 证候的概念第26页
 2 辨证论治思维第26-28页
 3 辨证论治中的医疗程序第28-29页
 4 辨证论治的病机与方法第29页
 5 辨证论治的问题第29-31页
第二部分 中医临床思维第31-44页
 1 中医学中蕴含的思维形式第31-41页
   ·抽象思维第31页
   ·形象思维第31-33页
   ·灵感思维第33-34页
   ·直觉思维第34-35页
   ·辩证思维第35-36页
   ·系统思维第36-37页
   ·经验思维第37-38页
   ·比较思维第38-39页
   ·层析思维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2 中国临床思维的基本过程第41-44页
   ·诊察-临床认知阶段第41页
   ·辨证-临床判断阶段第41页
   ·论治-临床决策阶段第41-42页
   ·诊疗-临床验证阶段第42页
  小结第42-44页
第三部分 中医辨证论治的证候表征及治疗策略问卷调查第44-189页
 1 引言第44页
 2 方法和材料第44-45页
   ·研究方法第44页
   ·研究目的第44页
   ·研究对象第44页
   ·纳入标准第44-45页
   ·排除标准第45页
   ·研究工具第45页
   ·统计方法第45页
 3 结果第45-186页
   ·收集症状题第45-55页
   ·辨证模式题第55-71页
   ·关注症状题第71-78页
   ·舌症矛盾题第78-102页
   ·症状补充题第102-131页
   ·治疗策略题第131-169页
   ·方药选择题第169-186页
 4 问卷调查总结第186-189页
第四部分 中医研究的研究启示与展望第189-196页
 1 中医学之创新应回归经典探究第189-192页
   ·论中医学的边界第189-191页
   ·医史回顾第191页
   ·结论第191-192页
 2 由辨证中探讨体质与疾病之区别第192-196页
   ·问诊思维第192-193页
   ·体质辨证与疾病辨证的鉴别第193-196页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第196-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01页
致谢第201-203页
个人简历第203-204页
附录第204-225页
 附录一第204-210页
 附录二第210-212页
 附录三第212-213页
 附录四第213-214页
 附录五第214页
 附录六第214-215页
 附录七第215-216页
 附录八第216-217页
 附录九第217-218页
 附录十第218-219页
 附录十一第219-221页
 附录十二第221-222页
 附录十三第222-225页

论文共2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药肉蔻-5味丸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糖痹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