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7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7-9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9-16页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一、自主决策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二、家族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三、代际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一、角色理论 | 第13-14页 |
二、社会互动理论 | 第14页 |
三、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身份理论 | 第14页 |
第三节 已有研究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青年 | 第16-17页 |
二、家族 | 第17页 |
三、自主决策 | 第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第17-18页 |
二、资料分析方法 | 第18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8-20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0-43页 |
第一节 S家族背景介绍 | 第20-21页 |
第二节 S家族青年自主决策的策略机制与互动过程 | 第21-34页 |
一、青年婚恋自主决策的策略与过程 | 第21-26页 |
二、青年学业自主决策的策略与过程 | 第26-30页 |
三、青年就业自主决策的策略与过程 | 第30-32页 |
四、青年重大消费自主决策的策略与过程 | 第32-33页 |
五、青年日常生活中自主决策的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节 S家族青年自主决策的影响因素 | 第34-43页 |
一、青年自身 | 第34-35页 |
二、重要他人 | 第35-38页 |
三、家庭教养方式 | 第38-39页 |
四、家族文化 | 第39-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3-48页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3-45页 |
一、S家族青年进行自主决策的程度存在差异 | 第43页 |
二、S家族青年实现自主决策的策略呈现多样性 | 第43-44页 |
三、S家族青年自主决策过程具有多阶段性 | 第44页 |
四、S家族青年自主决策的完成是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45-46页 |
一、有限的自主决策:S家族青年自主决策的显著特点 | 第45页 |
二、家族的密切交往和互动:S家族青年自主决策的调节器 | 第45-46页 |
三、家族长辈的民主意识:推动S家族青年自主性不断发展 | 第4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新意及局限 | 第46-48页 |
一、研究的新意 | 第46-47页 |
二、研究局限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