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及其启示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s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7-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述评 | 第13-17页 |
| ·国内的研究 | 第13-15页 |
| ·国外的研究 | 第15-17页 |
| 2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分析 | 第17-21页 |
| ·中国具体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前提 | 第17-18页 |
| ·中华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条件 | 第18-19页 |
| ·振兴中华民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直接原因 | 第19页 |
| ·俄国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国际条件 | 第19-20页 |
| ·与教条主义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国内条件 | 第20-21页 |
| ·毛泽东的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观条件 | 第21页 |
| 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贡献 | 第21-32页 |
|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 第21-23页 |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与内容 | 第22-23页 |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了毛泽东核心哲学思想 | 第23页 |
| ·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 第23-26页 |
| ·用日常生活的生动语言使哲学大众化、通俗化 | 第23-24页 |
| ·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使哲学民族化、本土化 | 第24-25页 |
| ·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句使哲学形象化、具体化 | 第25页 |
|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军事战争中的运用 | 第25-26页 |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 | 第26-29页 |
| ·用“矛盾”一词界定了辩证法概念 | 第26-27页 |
| ·首次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 | 第27-28页 |
| ·细分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 | 第28-29页 |
| ·深刻全面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29-31页 |
| ·深刻阐述了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原理 | 第29-30页 |
| ·全面阐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 第30-31页 |
| ·在坚持群众史观基础上创造性阐明了群众路线方法论 | 第31-32页 |
| 4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我们的启示 | 第32-41页 |
| ·必须坚持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态度和方法 | 第33-34页 |
| ·必须坚持从中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 | 第34-36页 |
| ·必须认真总结中国改革的实践经验 | 第36-37页 |
| ·必须精读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 第37-39页 |
| ·必须深入研究当代世界科学技术 | 第39-40页 |
| ·必须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 | 第40-41页 |
| 5 结束语 | 第41-43页 |
|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 ·创新之处 | 第42页 |
| ·不足之处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