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叶下珠及其复方对HBx介导肝癌VEGFR3表达的影响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目录第14-18页
引言第18-20页
第一章 HBx与VEGFR3在肝癌进程中的作用及叶下珠防治现状第20-32页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第20-25页
  一、HBx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第20页
  二、HBx基因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第20-24页
   (一) HBx基因刺激HBV复制及在慢性肝病发病中的意义第20-21页
   (二) HBx基因及其产物的表达第21-22页
   (三) HBx的表达产物具有反式激活作用第22页
   (四) HBx作用于凋亡的途径第22-23页
   (五) 其它因素第23-24页
  三、HBx在HCC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第二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第25-26页
 第三节 HBx与VEGFR3在肝癌进程中的相关性研究现状第26-27页
 第四节 叶下珠及其复方防治乙肝相关肝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第27-32页
  一、中医学对肝癌的认识第27-28页
  二、叶下珠及其复方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第28-30页
   (一) 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研究第28-29页
   (二) 叶下珠及其复方防治肝癌的临床应用现状第29-30页
  三、叶下珠及其复方对HBx相关肝癌VEGFR3表达的影响作用机理探讨第30-32页
第二章 HBx和VEGFR3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HepG2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第32-54页
 一、材料第32-34页
  (一) 主要试剂第32-33页
  (二) 主要仪器第33页
  (三) 试剂配方第33-34页
 二、方法第34-46页
  (一) HBx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第34-36页
  (二) 构建pBaBe-puro-VEGFR3表达载体第36-39页
  (三) 构建pBaBe-puro-CAT表达载体第39-41页
  (四) HBx感染人肝癌细胞第41-42页
  (五) VEGFR3感染人肝癌细胞第42页
  (六) CAT感染人肝癌细胞第42-43页
  (七) 稳定细胞株的鉴定第43-45页
  (八) MTT实验第45页
  (九) 细胞周期第45-46页
 三、结果第46-51页
  (一) 基因测序第46-48页
  (二)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第48页
  (三) 稳定细胞株的鉴定第48-51页
  (四) 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第51页
 四、讨论第51-54页
第三章 叶下珠对HBx相关肝癌VEGFR3表达的实验研究第54-76页
 第一节 叶下株提取物的制备和对肝癌细胞的毒性实验第54-55页
  一、叶下珠培养液和血清制备第54页
   (一) 叶下珠培养液制备方法第54页
   (二) 叶下珠血清的制备第54页
  二、药物细胞毒性实验第54页
  三、结果与结论第54-55页
 第二节 HBx和VEGFR3过表达肝癌细胞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叶下珠作用研究第55-76页
  一、材料第55-57页
   (一) 实验细胞第55页
   (二) 主要器材第55-56页
   (三) 上要试剂第56页
   (四) 实验用药第56页
   (五) 实验动物第56-57页
  二、方法第57-62页
   (一) 试剂配制第57页
   (二) 细胞扩增第57-58页
   (三) 动物管理第58-60页
   (四) 实验取材第60-61页
   (五) 观察指标及检测第61页
   (六) 统计学分析第61-62页
  三、结果第62-72页
   (一) 造模情况第62页
   (二) 裸鼠生长状况第62-65页
   (三) 肿瘤生长情况第65-67页
   (四) 血清AFP检测结果第67-68页
   (五) 血清VEGFR3表达第68-69页
   (六) HBx表达IHC检测第69-70页
   (七) HBx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第70页
   (八) VEGFR3表达IHC检测第70-71页
   (九) VEGFR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第71-72页
  四、讨论第72-76页
   (一)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选择第72-73页
   (二) 关于动物生长状况第73页
   (三) 关于血清AFP水平和VEGFR3水平第73页
   (四) 关于HBx的表达第73-74页
   (五) 关于VEGFR3的肝癌组织学表达第74页
   (六) 关于VEGFR3的Western Blot检测第74-75页
   (七) 关于叶下珠抗肿瘤作用机理第75-76页
第四章 复方叶下珠对HBx相关肝癌VEGFR3表达的临床研究第76-82页
 一、临床资料第77页
 二、研究方法第77-78页
  (一) 病例筛选第77页
  (二) 中药配方第77页
  (三) 治疗方案第77页
  (四) 疗效观察第77-78页
  (五) 疗效判定第78页
  (六) 统计学处理第78页
 三、结果第78-80页
  (一) 入组患者基本特征第78页
  (二) 临床表现改善情况第78-79页
  (三) 肝功能及肝纤三项改善情况第79页
  (四) 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第79页
  (五) 清肝癌前抗体检测情况第79-80页
 四、讨论第80-82页
结语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4页
附录第94-98页
 1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第94-96页
 2 附图第96-98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
下一篇:益肺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