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以山西省十地市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土地评价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7-10页 |
·国内土地利用评价理论及实践 | 第8-9页 |
·国外土地利用评价理论及实践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第13-1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资源型城市 | 第13-14页 |
·土地集约利用 | 第14页 |
·土地利用效率 | 第14-1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15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5-1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3 分析方法介绍 | 第17-22页 |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概述 | 第17-18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18-21页 |
·CCR模型 | 第19-20页 |
·超效率模型 | 第20页 |
·SBM-Undesirable模型 | 第20-21页 |
·DEA的特点及优越性 | 第21-22页 |
4 区域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2-31页 |
·山西省概况 | 第22-23页 |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第22页 |
·自然条件状况 | 第22-23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3页 |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山西省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十地市城镇工矿用地情况 | 第25-27页 |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页 |
·土地利用的负面效应巨大,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出 | 第27-28页 |
·土地利用的结构单一,多样性差 | 第28-29页 |
·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 | 第29-31页 |
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运算 | 第31-50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1页 |
·目的明确性 | 第31页 |
·全面性 | 第31页 |
·具有可操作性 | 第31页 |
·体系构建及说明 | 第31-33页 |
·土地利用效率计算结果 | 第33-39页 |
·CCR模型计算结果 | 第33-35页 |
·超效率模型计算结果 | 第35-37页 |
·SBM-Undesirable模型计算结果 | 第37-39页 |
·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39-50页 |
·超效率模型土地利用效率值分析 | 第39-45页 |
·土地利用效率比较 | 第39-43页 |
·各年份之间的比较 | 第43-45页 |
·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第45-50页 |
·与CCR模型效率值比较 | 第45-47页 |
·各地市空间差异分析 | 第47-5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提高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51-52页 |
·继续推行用地新机制 | 第52页 |
·厉行节能减排 | 第52页 |
·建立土地利用评价机构,加强应用研究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Abstract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