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陇东地区三压力剖面和压裂高度测井预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0-13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创新点第12-13页
第2章 工区地质测井概况与储层特征第13-17页
   ·地质概况第13-14页
   ·测井概况第14-15页
   ·主要储层特征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3章 岩石力学参数的测井解释方法研究第17-30页
   ·测井曲线的井眼环境影响校正第17-19页
     ·密度测井曲线的井眼校正第17页
     ·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的井眼校正第17-19页
   ·偶极声波测井数据的纵横波时差提取第19-23页
     ·基于STC法提取纵横波时差第19-21页
     ·纵横波时差提取结果分析第21-23页
   ·岩石力学参数的测井计算第23-29页
     ·岩石力学参数常规计算方法第23-24页
     ·TIV地层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第24-25页
     ·岩石力学参数的动静转换第25-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地应力和地层三压力的测井计算第30-46页
   ·孔隙压力的测井计算第30-32页
   ·地应力的测井计算第32-41页
     ·垂向地应力的计算第33页
     ·基于应力应变关系的最大、最小水平地应力计算第33-36页
     ·垂向应力与水平应变关系的研究第36-40页
     ·水平地应力方位的确定第40-41页
   ·地层坍塌压力的测井计算模型第41-42页
   ·地层破裂压力的测井计算模型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低孔低渗储层压裂缝长宽高的测井预测方法第46-55页
   ·基于IVERSON模型预测压裂缝纵向延伸高度H_f第46-50页
     ·压裂缝形态及走向的确定第46-47页
     ·储层应力大小与压裂缝纵向延伸关系分析第47-49页
     ·压裂缝高度预测模型建立第49-50页
   ·基于各向异性参数预测压裂缝宽度W_f第50-52页
   ·基于椭球体积模型预测压裂缝径向延伸长度L_f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软件研制及其在陇东地区的应用第55-72页
   ·软件设计流程第55-56页
   ·主要程序功能及使用介绍第56-59页
     ·岩石力学、地应力和地层三压力计算程序第57-58页
     ·储层压裂缝高度宽度长度预测程序第58-59页
   ·地应力和地层三压力剖面的建立及结果分析第59-65页
   ·储层压裂效果预测与压后结果对比分析第65-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72-73页
   ·结论第72页
   ·建议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限流压裂中射孔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巴音都兰凹陷北洼槽阿尔善组、腾格尔组构造及沉积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