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 第12-14页 |
| ·简要评论 | 第14-15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取的措施 | 第15-16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的措施和方案 | 第15-16页 |
|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 ·社会保险 | 第16页 |
| ·社会养老保险 | 第16页 |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6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6-18页 |
| ·新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别 | 第18页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20页 |
| ·社会公平理论 | 第20页 |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22页 |
| 3 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 ·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2-23页 |
| ·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 ·县级财务的可持续性差,财政资金配套不足 | 第23-24页 |
| ·新农保基层管理平台脆弱,管理能力欠缺 | 第24-25页 |
| ·保障水平过低 | 第25页 |
| ·宣传力度不够 | 第25-26页 |
| ·缺乏高效的激励机制 | 第26-27页 |
| 4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27-30页 |
| ·德国的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7-28页 |
| ·美国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28页 |
| ·日本的统分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28-30页 |
| 5 推进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 | 第30-38页 |
| ·建立科学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 第30-31页 |
|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 第30-31页 |
| ·拓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渠道 | 第31页 |
| ·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建设 | 第31-33页 |
| ·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管理体系 | 第32页 |
| ·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网络 | 第32-33页 |
| ·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 第33页 |
| ·强化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 | 第34-35页 |
| ·进一步完善新农保的配套措施,发挥农村养老保险保障作用 | 第35-36页 |
| ·对特殊参保群体进行帮扶 | 第35页 |
| ·对年满60岁农民领取养老金的条件进行完善 | 第35-36页 |
| ·完善新农保制度,提高激励幅度 | 第36页 |
| ·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管机构 | 第36-38页 |
| 6 结论 | 第38-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