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1 督邮监县制出现的历史背景 | 第17-20页 |
·吏治的败坏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增长 | 第17-18页 |
·刺史监郡的局限和属吏分工的细化 | 第18-19页 |
·县域监察管理的需要 | 第19-20页 |
2 督邮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20-31页 |
·督邮之名 | 第20-25页 |
·督邮的职能 | 第25-27页 |
·督邮权利的膨胀 | 第27-30页 |
·监察范围的扩大 | 第30-31页 |
3 督邮一职衰落的原因 | 第31-36页 |
·太守自辟属吏的特点及弊端 | 第32-33页 |
·督邮的自身素质决定其行使权利的尺度 | 第33-34页 |
·督邮的异化—地方豪族化 | 第34-36页 |
4 督邮与两汉地方监察制度、属吏制度 | 第36-47页 |
·层层监察模式的形成 | 第37-39页 |
·地方监察体制在汉代的作用及影响 | 第39-42页 |
·郡府属吏与两汉社会 | 第42-47页 |
5 督邮与两汉地方吏治的走势 | 第47-52页 |
·政治大环境下的郡域监察 | 第49-50页 |
·监察与行政权力的分配 | 第50-52页 |
6 结语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