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杂环类化合物简介 | 第9页 |
·嘧啶类化合物简介 | 第9-10页 |
·原料和产品简介 | 第10-11页 |
·甲醇钠-甲醇溶液 | 第10页 |
·丙二酸二甲酯 | 第10页 |
·甲酰胺 | 第10-11页 |
·4,6-二羟基嘧啶 | 第11页 |
·4,6-二羟基嘧啶合成工艺综述 | 第11-14页 |
·4,6-二羟基嘧啶的合成工艺发展 | 第11-12页 |
·4,6-二羟基嘧啶的合成工艺国内外现状 | 第12-14页 |
·甲醇钠-甲醇溶液的制备 | 第14页 |
·金属法生产工艺 | 第14页 |
·碱法生产工艺 | 第14页 |
·实验方案和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优化实验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4,6-二羟基嘧啶合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16-23页 |
·热力学函数的相关计算式 | 第16-17页 |
·4,6-二羟基嘧啶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17-22页 |
·理想气体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的ΔH_(f,g)~0和绝对熵S_(f,g)~0的估算 | 第17-18页 |
·理想气体热容C~0p的估算 | 第18-20页 |
·不同气体气化潜热的计算 | 第20-21页 |
·化学平衡常数的估算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3 4,6-二羟基嘧合成工艺研究 | 第23-40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实验药品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步骤 | 第24-26页 |
·催化剂甲醇-甲醇钠溶液的制备 | 第24页 |
·4,6-二羟基嘧啶的合成 | 第24-26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6-30页 |
·甲醇钠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滴加温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甲醇钠在甲醇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的影响 | 第28-30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0页 |
·原料甲酰胺量的影响 | 第30页 |
·正交实验 | 第30-37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2-34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较佳工艺条件及验证 | 第36-37页 |
·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第37-39页 |
·4,6-二羟基嘧啶的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4,6-二羟基嘧啶的表征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4 合成动力学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反应机理及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反应机理 | 第40-4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药品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动力学实验数据测定 | 第43-45页 |
·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第45-47页 |
·模型的检测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