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中国联通多方通话系统设计及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电话会议的优势第14-15页
     ·电话会议的特点第15-16页
     ·电话会议系统发展趋势第16-17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关键技术综述第20-32页
   ·Mina服务器技术第20-21页
     ·Mina框架简介第20页
     ·IoSession第20-21页
     ·Event第21页
   ·软交换网关第21-25页
     ·媒体网关第21-22页
     ·信令网关第22-23页
     ·信令网关协议第23-25页
   ·软交换原理第25-29页
   ·IP的工作原理以及传输过程第29-30页
     ·IP工作原理第29页
     ·IP的传输过程第29-30页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多方通话系统的设计第32-44页
   ·硬件系统设计第32-37页
     ·系统说明第32-33页
     ·系统硬件说明第33-34页
     ·系统安全策略第34-35页
     ·技术流程第35-37页
   ·多方通话主备系统第37-39页
     ·体系结构第37-38页
     ·主备系统体系结构说明第38-39页
   ·Mina子系统设计第39-44页
     ·系统概述第39页
     ·系统功能第39页
     ·设计实现思路第39页
     ·平台结构第39-40页
     ·系统架构第40页
     ·模块设计概述第40-41页
     ·子模块详细设计第41-42页
     ·设计流程第42-44页
第四章 多方通话系统实现第44-82页
   ·软交换网关的实现第44-64页
     ·媒体网关第44-58页
     ·信令网关第58-61页
     ·接入网关的实现第61-64页
   ·软交换解决方案的实现第64-72页
     ·软交换解决方案的硬件结构第64-68页
     ·软件结构第68-71页
     ·系统安全性设计策略第71-72页
   ·IP传输的实现第72-76页
     ·语音编码的实现第73页
     ·网络实时传输的实现第73-75页
     ·分组语音的实现第75-76页
     ·服务质量保障的实现第76页
     ·静噪抑制和回音消除的实现第76页
     ·话音抖动的实现第76页
   ·混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第76-80页
     ·集中混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第76-77页
     ·分布混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第77-78页
     ·混音方案的优化研究第78-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多方通话系统的测试及应用情况第82-90页
   ·测试情况第82-87页
     ·测试目的第82页
     ·测试环境第82页
     ·测试环境框架第82-83页
     ·测试内容及结果第83-84页
     ·测试结论第84-87页
     ·总结第87页
   ·应用情况第87-9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4页
   ·结论第90-91页
   ·展望第91-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致谢第98-10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组件化技术的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面向通信设备维修的IETM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