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页 |
·燃料电池简介 | 第9-10页 |
·燃料电池的发展 | 第9页 |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9-10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介 | 第10-14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特点 | 第10-11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 | 第12-14页 |
·阴极的反应机理 | 第14-15页 |
·阴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钙钛矿结构氧化物 | 第15-16页 |
·类钙钛矿型氧化物 | 第16-17页 |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 | 第17-19页 |
·复合阴极 | 第19-20页 |
·阴极材料的粉体制备 | 第20-21页 |
·固相反应法 | 第2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0页 |
·自蔓延燃烧法 | 第20-21页 |
·共沉淀法 | 第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31页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3-25页 |
·实验原料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粉体制备 | 第25-26页 |
·固相法 | 第25页 |
·EDTA-甘氨酸法 | 第25-26页 |
·甘氨酸-硝酸盐法 | 第26页 |
·性能测试 | 第26-31页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2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6-27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7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7页 |
·粒径分布分析 | 第27页 |
·致密度测试 | 第27-28页 |
·电导率测试 | 第28页 |
·热膨胀系数测试 | 第28-29页 |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29页 |
·单电池的输出功率测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SmBaCo_2O_(5+δ)阴极粉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1-41页 |
·前言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粉体的制备 | 第31-32页 |
·条状块体材料制备 | 第32页 |
·对称半电池的制备 | 第32页 |
·性能测试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初始粉体的热分析 | 第32-33页 |
·合成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33-34页 |
·粉体的形貌及粒度分布 | 第34-36页 |
·条状试样的形貌分析 | 第36页 |
·材料的电导率 | 第36-37页 |
·半电池的断面形貌 | 第37-38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SmBaCo_(2-x)Cu_xO_(5+δ)阴极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前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粉体的制备 | 第41-42页 |
·条状块体材料制备 | 第42页 |
·对称半电池的制备 | 第42页 |
·单电池的制备 | 第42页 |
·性能测试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3页 |
·材料的XRD分析 | 第42-43页 |
·条状试样形貌分析 | 第43-44页 |
·材料的热膨胀分析 | 第44-46页 |
·材料的电导率 | 第46-47页 |
·半电池的断面形貌 | 第47-48页 |
·阴极材料的交流阻抗谱 | 第48-51页 |
·单电池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SmBaCo_2O_(5+δ)-Sm_(0.2)Ce_(0.8)0_(1.9)复合阴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5-68页 |
·前言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粉体的制备 | 第55-56页 |
·条状块体材料制备 | 第56页 |
·对称半电池的制备 | 第56页 |
·单电池的制备 | 第56页 |
·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7页 |
·化学相容性分析 | 第57页 |
·条状试样形貌分析 | 第57-59页 |
·材料的热膨胀分析 | 第59-60页 |
·材料的电导率 | 第60-61页 |
·半电池的断面形貌 | 第61-62页 |
·阴极材料的交流阻抗谱 | 第62-65页 |
·单电池性能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