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现状及其预测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Contents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实践意义 | 第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技能人才供需现状 | 第17-18页 |
·技能人才的预测 | 第18-19页 |
·技能人才的培养 | 第19-21页 |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25-3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5-27页 |
·技能人才 | 第25页 |
·高技能人才 | 第25-26页 |
·技术人才 | 第26-27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7-35页 |
·供需平衡理论 | 第27-28页 |
·人才预测理论 | 第28-34页 |
·职业规划理论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及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 第36-43页 |
·船舶制造业概述 | 第36-39页 |
·船舶制造业发展简史 | 第36页 |
·船舶制造业特征与作用 | 第36-38页 |
·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38-39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概述 | 第39-41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内涵 | 第39-40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特征 | 第40-41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地位与作用 | 第41页 |
·船舶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 第43-52页 |
·我国技能人才供需现状 | 第43-44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现状与问题 | 第44-48页 |
·供需数量不平衡 | 第44-46页 |
·供需结构不合理 | 第46-47页 |
·整体素质不高 | 第47-48页 |
·流动性大 | 第48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问题的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经济因素 | 第48页 |
·政府因素 | 第48-49页 |
·企业因素 | 第49-50页 |
·高校因素 | 第50-51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预测分析 | 第52-71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给预测 | 第52-59页 |
·灰色模型供给预测 | 第53-56页 |
·二次移动平均模型供给预测 | 第56-58页 |
·组合模型供给预测 | 第58-59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 第59-68页 |
·灰色模型需求预测 | 第60-63页 |
·回归模型预测 | 第63-66页 |
·二次移动平均模型需求预测 | 第66-67页 |
·组合模型需求预测 | 第67-68页 |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关系分析 | 第68-70页 |
·供需缺口分析 | 第68-69页 |
·供需缺口的原因分析 | 第69页 |
·供需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的对策 | 第71-78页 |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第71-72页 |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 第71页 |
·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 | 第71-72页 |
·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 | 第72页 |
·注重造船企业的参与 | 第72-75页 |
·加强培训 | 第72页 |
·加强技能人才梯队建设 | 第72-73页 |
·共塑职业生涯规划 | 第73页 |
·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激励 | 第73-74页 |
·重视技能人才技能的提升 | 第74-75页 |
·保证高校培养人才质量 | 第75-76页 |
·确定培养目标 | 第75页 |
·合理设置课程 | 第75-76页 |
·优化师资建设 | 第76页 |
·建立实训基地 | 第76页 |
·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 第76-77页 |
·职业培训机构要规模化 | 第76-77页 |
·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研究结论 | 第78页 |
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