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研究问题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框架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32页 |
·金融稳定:概念框架 | 第17-18页 |
·金融不稳定:微观起因 | 第18-21页 |
·银行挤兑 | 第18-19页 |
·银行风险承担 | 第19-21页 |
·中国银行间市场:发展与现状 | 第21-22页 |
·银行间市场与金融稳定:风险分担、市场约束与风险传染 | 第22-30页 |
·风险分担 | 第23-25页 |
·市场约束 | 第25-26页 |
·风险传染 | 第26-30页 |
·结语 | 第30-32页 |
第3章 风险分担:机制Ⅰ | 第32-56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理论模型 | 第34-40页 |
·模型假设 | 第34-36页 |
·中央计划者 | 第36-37页 |
·自给自足经济 | 第37-38页 |
·银行间市场 | 第38-39页 |
·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 | 第39-40页 |
·历史背景 | 第40-47页 |
·“白银风潮”与金融恐慌 | 第40-41页 |
·流动性冲击下的上海银钱业 | 第41-44页 |
·银行间市场与同业互救 | 第44-47页 |
·实证检验 | 第47-54页 |
·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 | 第48-49页 |
·回归结果 | 第49-51页 |
·稳健性讨论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第4章 市场约束:机制Ⅱ | 第56-87页 |
·制度背景:国有银行财务改革 | 第56-57页 |
·财务改革的政策效果 | 第57-66页 |
·政策评估方法 | 第57-59页 |
·政策评估:实证结果 | 第59-66页 |
·市场约束:引言 | 第66-68页 |
·市场约束:文献综述 | 第68-70页 |
·银行间市场 | 第68页 |
·市场约束 | 第68-69页 |
·银行间市场与市场约束 | 第69-70页 |
·研究方法:财务改革作工具变量 | 第70-73页 |
·理论模型 | 第70-71页 |
·计量模型 | 第71-73页 |
·市场约束:实证结果 | 第73-85页 |
·结语 | 第85-87页 |
第5章 风险传染:机制Ⅲ | 第87-122页 |
·引言 | 第87-89页 |
·文献综述 | 第89-93页 |
·“钱荒”始末与成因探析 | 第93-99页 |
·实证分析 | 第99-119页 |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99-103页 |
·实证模型 | 第103-104页 |
·实证结果 | 第104-119页 |
·结语 | 第119-12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22-128页 |
·主要结论 | 第122-126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26页 |
·政策建议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9页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128-130页 |
外文参考文献 | 第130-139页 |
后记 | 第139-140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