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合作网络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1页
     ·理论意义第9页
     ·现实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8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8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21页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的主要治理模式及困境第21-32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1-24页
     ·社区第21-22页
     ·社区治理第22-23页
     ·社区治理模式第23-24页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分析第24-28页
     ·行政推进型模式第24-25页
     ·社区自治型模式第25-26页
     ·多元互动型模式第26页
     ·各治理模式的经验及不足第26-28页
   ·社区治理的困境第28-32页
     ·外部因素第29-30页
     ·内部因素第30-32页
第三章 合作网络治理模式:城市社区治理的新视角第32-36页
   ·合作网络模式的理论基础第32-33页
   ·合作网络模式的实践价值第33-36页
     ·社区合作网络模式的建构第33-34页
     ·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困境及现实选择第34-36页
第四章 合作网络模式下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及相互间关系第36-42页
   ·合作网络模式下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第36-39页
     ·政府: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第36-37页
     ·居民委员会:社区沟通的桥梁第37-38页
     ·营利与非营利组织: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第38页
     ·社区居民:社区治理的关键第38-39页
   ·相关主体间关系的协调及合作第39-42页
     ·政府、居民委员会与社区服务平台第39-40页
     ·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第40-41页
     ·居民与社区组织第41-42页
第五章 合作网络模式的运行机制第42-46页
   ·制度化的合作契约第42-43页
   ·职责明确的分工体系第43-44页
   ·相互制约的监督保障第44页
   ·畅通透明的利益协调制度第44-46页
第六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意研究
下一篇:建国以来国家安全观转变的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