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跨国对冲基金综述 | 第10-17页 |
一、 跨国对冲基金的概念和分类 | 第10-12页 |
(一) 跨国对冲基金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跨国对冲基金的分类 | 第11-12页 |
二、 跨国对冲基金的特性 | 第12-15页 |
(一) 跨国对冲基金投资策略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 第12-13页 |
(二) 跨国对冲基金多为私募基金 | 第13-14页 |
(三) 跨国对冲基金运营的跨国性 | 第14-15页 |
三、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跨国对冲基金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第17-26页 |
一、 跨国对冲基金的法律形态 | 第17-19页 |
(一) 有限合伙型对冲基金 | 第17-18页 |
(二) 契约型对冲基金 | 第18页 |
(三) 公司型对冲基金 | 第18-19页 |
二、 跨国对冲基金内部主体间法律关系分析 | 第19-21页 |
(一) 有限合伙型对冲基金内部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 第20页 |
(二) 契约型对冲基金内部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 第20页 |
(三) 公司型对冲基金内部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 第20-21页 |
三、 跨国对冲基金监管的法律渊源 | 第21-24页 |
(一) 跨国对冲基金的直接监管法律与间接监管法律 | 第21-23页 |
(二)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渊源的国际性 | 第23-24页 |
四、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的目标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现状及改善原则 | 第26-38页 |
一、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现状 | 第26-31页 |
(一) 德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概况 | 第26-27页 |
(二) 美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概况 | 第27-29页 |
(三)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对于对冲基金监管的影响 | 第29-30页 |
(四) 国际证监会组织对于对冲基金的监管 | 第30-31页 |
二、 当前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一)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机制中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 | 第31-32页 |
(二)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机制中市场需求与国家经济主权的矛盾 | 第32-33页 |
(三) 离岸对冲基金的法律监管凸显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问题 | 第33-35页 |
三、 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机制的改善原则 | 第35-38页 |
(一) 以间接监管为原则 | 第35-36页 |
(二) 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我国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机制的构建 | 第38-44页 |
一、 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现状 | 第38-39页 |
二、 构建我国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机制的制度基础 | 第39-40页 |
三、 构建我国跨国对冲基金法律监管机制的具体建议 | 第40-44页 |
(一) 我国对冲基金监管的法律架构 | 第40-41页 |
(二) 完善私募基金监管制度 | 第41-42页 |
(三) 建立对冲基金管理人监管制度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