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32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手性叔胺-脲/硫脲双功能催化剂的发展简史 | 第12-17页 |
·手性叔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 | 第17-24页 |
·手性叔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五元环化合物 | 第17-22页 |
·手性叔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六元环化合物 | 第22-23页 |
·手性叔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三元环化合物 | 第23-24页 |
·其他催化剂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 | 第24-32页 |
·手性磷酸催化 | 第24-26页 |
·手性膦催化 | 第26-27页 |
·手性氮杂环卡宾催化 | 第27-28页 |
·手性伯胺、仲胺催化 | 第28-32页 |
第二章 叔胺催化一锅法三组分 Knoevenagel-Michael-Aldol 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的研究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课题的引出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42页 |
·催化剂的筛选 | 第33-35页 |
·溶剂的筛选 | 第35-36页 |
·其他因素的考察 | 第36-37页 |
·底物的拓展 | 第37-38页 |
·产物的相对构型 | 第38-39页 |
·可能性机理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叔胺催化靛红与 3,4-己二酮的不对称 Aldol-Hemiketalizaion Domino 反应合成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的研究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课题的引出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50页 |
·反应条件的初步优化 | 第43-45页 |
·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45-46页 |
·其他受体的考察 | 第46-48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实验操作与产物表征 | 第50-54页 |
·实验通则 | 第50页 |
·底物的合成通则和产物表征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