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 第8-15页 |
·斜拉桥的发展 | 第8-10页 |
·独塔斜拉桥的发展 | 第10-12页 |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 | 第12-13页 |
·折线形独塔斜拉桥的发展 | 第13-15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第15-16页 |
·独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第15页 |
·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第15页 |
·折线形独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第15-16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结构分析方法 | 第19-27页 |
·有限元法 | 第19-22页 |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19-20页 |
·有限元法在工程应用方面的优点 | 第20-22页 |
·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MIDAS/FEA | 第22页 |
·基于圣维南原理的子模型技术 | 第22-23页 |
·结构分析内容 | 第23-27页 |
·概述 | 第23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静力分析 | 第23-25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空间分析 | 第25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整体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27-38页 |
·太平庄互通立交跨滦河大桥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采用或参考的技术标准 | 第28页 |
·设计标准 | 第28-29页 |
·主要材料 | 第29-30页 |
·太平庄大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静力分析 | 第30-35页 |
·计算作用及设计参数 | 第30-32页 |
·整桥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整体计算结果及验算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局部应力分析 | 第38-60页 |
·折线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处局部应力分析 | 第38-45页 |
·钢混结合处局部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钢混结合处局部实体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40-41页 |
·钢混结合处边界条件和计算荷载的施加 | 第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塔墩梁固结处局部应力分析 | 第45-52页 |
·塔墩梁固结处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塔墩梁固结处局部实体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47-48页 |
·塔墩梁固结处边界条件和计算荷载的施加 | 第48-50页 |
·塔墩梁固结处局部详细应力的计算分析 | 第50-52页 |
·折线形桥塔折角处局部应力分析 | 第52-58页 |
·折线形桥塔折角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折线形桥塔折角处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53-54页 |
·折线形桥塔边界条件和计算荷载的施加 | 第54-55页 |
·折线形桥塔折点处详细应力分布及计算分析 | 第55-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整桥静力分析结论 | 第60页 |
·钢混结合处、塔墩梁固结处及桥塔折角处局部应力分析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