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可持续理念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设计--以如东中心市场地块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缘起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 第14-42页 |
·城市发展与规划领域的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定义 | 第19-20页 |
·中国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研究 | 第20-27页 |
·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南京玄武湖公园更新设计实践分析 | 第22-27页 |
·国外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研究 | 第27-39页 |
·相关理论 | 第27-31页 |
·实践分析 | 第3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3章 社会可持续的公共开敞空间设计要素及方法 | 第42-60页 |
·可达性 | 第43-49页 |
·可达性的含义 | 第43页 |
·可达性设计的目标 | 第43-45页 |
·可达性的公共开敞空间设计 | 第45-49页 |
·连续性 | 第49-53页 |
·连续性的含义 | 第49页 |
·连续性设计的目标 | 第49-51页 |
·连续性的公共开敞空间设计 | 第51-53页 |
·安全性 | 第53-58页 |
·安全性的含义 | 第53页 |
·安全性设计的目标 | 第53-55页 |
·安全性的公共开敞空间设计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如东县城中心市场地块公共开敞空间设计 | 第60-80页 |
·地块现状分析 | 第60-63页 |
·区位条件 | 第60页 |
·基地及周边情况 | 第60-62页 |
·目标和定位 | 第62-63页 |
·如东公共开敞空间现状 | 第63-65页 |
·公共开敞空间的社会可持续性设计 | 第65-78页 |
·可达性设计 | 第65-70页 |
·连续性设计 | 第70-75页 |
·安全性设计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0-82页 |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局限与不足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