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环境下室外公共空间的热舒适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 ·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 第8-9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2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实际应用价值 | 第13-14页 |
| 2 城市室外空间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 | 第14-24页 |
| ·室外公共空间热环境 | 第14-15页 |
| ·气候 | 第14页 |
| ·微气候 | 第14-15页 |
| ·微气候与室外公共空间热环境 | 第15页 |
| ·人体热舒适 | 第15-18页 |
| ·人体热舒适形成机制 | 第15-16页 |
|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分析 | 第16-18页 |
| ·户外热环境的评价方法 | 第18-22页 |
| ·热环境评价标准 | 第19页 |
| ·热环境评价指标 | 第19-22页 |
| ·小结 | 第22-24页 |
| 3 西安市室外空间热环境测量与数据分析 | 第24-58页 |
| ·西安地理气候特征 | 第24页 |
| ·测试方案 | 第24-27页 |
| ·测试仪器的选择 | 第24-26页 |
| ·测试地点的选择 | 第26-27页 |
| ·测试方法 | 第27页 |
| ·室外公共空间夏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27-43页 |
| ·钟鼓楼广场夏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27-32页 |
| ·兴庆宫公园夏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32-38页 |
| ·大雁塔北广场夏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38-43页 |
| ·室外公共空间夏季热环境比较 | 第43-44页 |
| ·室外公共空间冬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44-55页 |
| ·钟鼓楼广场冬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44-48页 |
| ·兴庆宫公园冬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48-52页 |
| ·大雁塔北广场冬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 第52-55页 |
| ·室外公共空间冬季热环境比较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4 室外公共空间人的舒适性分析 | 第58-72页 |
| ·夏季调查问卷分析 | 第58-60页 |
| ·心理因素与人体的热适应性分析 | 第58-59页 |
| ·生理因素与人体的热适应性分析 | 第59-60页 |
| ·夏季人在各典型公共空间的热舒适性统计 | 第60页 |
| ·冬季调查问卷分析 | 第60-63页 |
| ·心理因素与人体的热适应性分析 | 第61页 |
| ·生理因素与人体的热适应性分析 | 第61-63页 |
| ·冬季人在各典型公共空间的热舒适性统计 | 第63页 |
| ·室外公共空间人体热适应性方程的修正 | 第63-66页 |
| ·室外公共空间人体热适应性方程的确定 | 第63页 |
| ·室外热舒适指标 OTCD 的修正 | 第63-66页 |
| ·西安夏季室外热不舒适时间段分析 | 第66-70页 |
| ·分析四个月份的日平均 CSV 值 | 第66-69页 |
| ·分析每天逐时 CSV 值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5 蒸发冷却技术用于室外空间热环境分析 | 第72-78页 |
| ·蒸发冷却器降温效果 Fluent 模拟分析 | 第72-75页 |
| ·Fluent 简介 | 第72页 |
| ·模型建立 | 第72-73页 |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73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3-75页 |
| ·蒸发冷却器降温效果实测分析 | 第75-76页 |
| ·小结 | 第76-7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存在的不足 | 第79页 |
|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附录 | 第86-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92-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