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9-22页 |
| ·铀的来源及其放射毒理效应 | 第9-11页 |
| ·低水平放射性核素放化分析 | 第11-12页 |
| ·低水平放化分析的特点 | 第11页 |
| ·放化分离中常用的指标 | 第11-12页 |
| ·尿中铀及其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 第12-18页 |
| ·尿液样品的预处理 | 第12-13页 |
| ·尿中铀的分离方法 | 第13-17页 |
| ·尿中铀及同位素丰度比的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 ·不同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TBP萃淋树脂分离铀的研究 | 第22-35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 ·模拟尿样的制备 | 第23-24页 |
| ·实验过程 | 第24-26页 |
| ·分析方法 | 第26页 |
| ·测量与计算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 ·上柱及洗涤酸度的选择 | 第27-28页 |
| ·不同洗脱剂对铀洗脱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不同柱流速对铀分离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模拟尿样中干扰元素的分离 | 第30-31页 |
| ·不同浓度铀的回收率 | 第31页 |
| ·不同体积样品的分离效果 | 第31-32页 |
| ·TBP萃淋树脂分离尿铀流程和基体分离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ICP-MS分析铀同位素丰度的研究 | 第35-40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 ·同质异位素和多原子离子干扰 | 第36页 |
| ·仪器参数优化 | 第36-37页 |
| ·质量偏倚的校正 | 第37页 |
| ·死时间的校正 | 第37-38页 |
| ·质量控制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实际人体尿样铀及同位素丰度比的分析 | 第40-47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1页 |
| ·尿样的采集 | 第41页 |
| ·样品分析流程 | 第41-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 ·实际尿样中K、Ca、Na、Mg元素的分离 | 第43-44页 |
| ·实际尿样中铀及同位素丰度比的测定 | 第44-45页 |
| ·TBP萃淋树脂分析尿中铀同位素丰度比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内照射剂量评价 | 第47-54页 |
| ·放射性核素的摄入模式 | 第47-48页 |
| ·内照射剂量估算方法 | 第48-52页 |
| ·概述 | 第48-49页 |
| ·基本假设 | 第49页 |
| ·估算通用公式 | 第49-50页 |
| ·摄入量的估算 | 第50页 |
| ·铀的加权比活度和待积有效剂量系数 | 第50-52页 |
| ·内照射个人剂量估算 | 第52页 |
| ·统计结果与评价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发表文章和学术交流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