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主要内容及预计成果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配电网线损概念及算法 | 第12-31页 | 
| ·线损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统计线损 | 第12页 | 
| ·理论线损 | 第12页 | 
| ·管理线损 | 第12-13页 | 
| ·实际线损 | 第13页 | 
| ·定额线损 | 第13页 | 
| ·配电网特点 | 第13-14页 | 
| ·10kV 配网参数据复杂多变 | 第13页 | 
| ·10kV 配网运行方式的多变性 | 第13页 | 
| ·配网的智能建设正大步前进 | 第13-14页 | 
| ·配电网理论线损算法 | 第14-29页 | 
| ·10kV 电网算法 | 第14-23页 | 
| ·低压电网算法 | 第23-27页 | 
| ·10kV 及以下线损理论计算数据需求 | 第27-29页 | 
| ·实现配网线损精确计算的条件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基于 GPMS 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 第31-52页 | 
| ·10kV 线损计算系统发展及主要特点 | 第31-32页 | 
| ·系统建设思路 | 第31页 | 
| ·系统建设历程 | 第31页 | 
| ·系统主要特点 | 第31-32页 | 
| ·总体结构 | 第32页 | 
| ·10kV 线损计算网络架构 | 第32-33页 | 
| ·10kV 配网理论线损计算 | 第33-36页 | 
| ·理论线损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 ·理论线损计算数据获取 | 第35页 | 
| ·理论线损功能展示 | 第35-36页 | 
| ·10kV 配网实际线损计算 | 第36-40页 | 
| ·实际线损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 ·实际线损技术原理 | 第37-38页 | 
| ·实际线损实现功能 | 第38-40页 | 
| ·数据接口 | 第40-42页 | 
| ·与配电 GPMS 的 GIS 模块接口 | 第40页 | 
| ·与变电站自动抄表系统接口 | 第40-41页 | 
| ·与电压监测系统接口 | 第41页 | 
| ·与电能采集系统接口 | 第41页 | 
| ·接口实现 | 第41-42页 | 
| ·线损分析计算参数库 | 第42页 | 
|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第42-49页 | 
| ·JAVA 服务端程序 | 第42页 | 
| ·控制器技术 | 第42-43页 | 
| ·Web 图形化模块 | 第43-44页 | 
| ·互联网应用与 Flex 关键技术 | 第44-45页 | 
| ·Flex 程序实现理念 | 第45-47页 | 
| ·开发环境及流程 | 第47-49页 | 
| ·线损计算实现流程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线损计算及结果查询系统 | 第52-64页 | 
| ·理论线损实例 | 第52-54页 | 
| ·实际线损实例 | 第54-58页 | 
| ·馈线指标参数 | 第54页 | 
| ·母线平衡计算 | 第54-55页 | 
| ·馈线日线损查询 | 第55-56页 | 
| ·馈线月线损查询 | 第56-57页 | 
| ·低压台区线损查询 | 第57页 | 
| ·高损馈线查询 | 第57-58页 | 
| ·全网馈线线损 | 第58页 | 
| ·日线损 | 第58页 | 
| ·月线损 | 第58页 | 
| ·线损统计分析 | 第58-60页 | 
| ·低压台区月线损统计 | 第58-59页 | 
| ·馈线线损多月统计 | 第59页 | 
| ·馈线月线损统计 | 第59-60页 | 
| ·馈线月线损曲线图 | 第60页 | 
| ·馈线时段线损曲线图 | 第60页 | 
| ·线损服务管理 | 第60-61页 | 
| ·计算馈线时段线损 | 第60-61页 | 
| ·计算台区线损 | 第61页 | 
| ·读取营销配变电量 | 第61页 | 
| ·全网图展示 | 第61-63页 | 
| ·定位 | 第61-62页 | 
| ·数据展示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总结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附录 I | 第68-77页 | 
| 附录 II | 第77-83页 | 
|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