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语表 | 第1-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第一部分 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成人胃、肠、心三脏作用效应的特异性规律研究 | 第19-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6页 |
1 材料 | 第19页 |
·观察对象 | 第19页 |
·仪器 | 第19页 |
2 方法 | 第19-26页 |
·仪器的使用 | 第20-22页 |
·MP150生理记录仪的连接与设置 | 第20页 |
·体表电极、传感器的位置 | 第20-21页 |
·体表电极和传感器的连接 | 第21页 |
·针刺手法监测仪的使用 | 第21-22页 |
·穴位选择与定位 | 第22-23页 |
·针刺方法 | 第23页 |
·观察步骤 | 第23页 |
·观测指标 | 第23-26页 |
·对胃、肠、心电波形的观察 | 第24页 |
·胃、肠、心电数据的采集 | 第24-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1 波形观察 | 第26-28页 |
·胃肠电波形振幅的变化 | 第26-27页 |
·波形节律的变化 | 第27页 |
·胃肠电频率的变化 | 第27-28页 |
2 针刺十二经穴对胃、肠的影响 | 第28-31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胃电慢波频率的影响 | 第28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胃电图振幅均值的影响 | 第28-30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肠慢波频率的影响 | 第30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肠电振幅均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针刺十二经穴对PEP、LVET、PEP/LVET的影响 | 第31-33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PEP的影响 | 第31-32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LVET的影响 | 第32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PEP/LVET的影响 | 第32-33页 |
4 本部分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二部分 针刺健康成人胃经上的下合穴对胃、肠作用效应的特异性规律研究 | 第35-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1 材料 | 第35页 |
·观察对象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2 方法 | 第35-36页 |
·仪器的使用 | 第35页 |
·穴位选择与定位 | 第35-36页 |
·针刺方法 | 第36页 |
·观察步骤 | 第36页 |
·观测指标 | 第36页 |
·统计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1 胃肠电波形的变化 | 第36-37页 |
·三个下合穴对胃电波形的影响 | 第36页 |
·三个下合穴对肠电波形的影响 | 第36-37页 |
2 三个下合穴对胃肠电频率、振幅均值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三个下合穴对胃电慢波频率、振幅均值的影响 | 第37页 |
·三个下合穴对肠电慢波频率、振幅的影响 | 第37-38页 |
3 本部分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部分 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作用效应的特异性规律研究 | 第39-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1 材料 | 第39页 |
·观察对象 | 第39页 |
·仪器 | 第39页 |
2 方法 | 第39-40页 |
·诊断标准 | 第39页 |
·穴位选择与定位 | 第39-40页 |
·针刺方法 | 第40页 |
·观察步骤 | 第40页 |
·观测指标 | 第40页 |
·统计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1 FD症状的改善 | 第40-41页 |
2 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对FD患者胃肠电图波形的影响 | 第41-42页 |
·胃肠电波形的观察 | 第41-42页 |
·三个下合穴FD患者对胃电波形的影响 | 第42页 |
·三个下合穴对FD患者肠电波形的影响 | 第42页 |
3 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对FD患者胃肠电慢波频率、振幅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三个下合穴对FD患者胃电慢波频率、振幅均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三个下合穴对小肠慢波频率、振幅的影响 | 第43页 |
4 本部分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5-66页 |
一.经脉(穴)-脏腑相关是腧穴特异性效应规律之一 | 第45-52页 |
1. 古籍对经穴-脏腑相关的记载 | 第45-46页 |
2. 经脉(穴)-脏腑相关效应规律表现为经脉(穴)功能与脏腑效应的特异性 | 第46-52页 |
·经穴与非经穴功能作用的差异 | 第46-47页 |
·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对脏腑的调节作用差异 | 第47页 |
·不同经脉经穴对脏腑调节作用差异 | 第47-52页 |
·一经调控多脏 | 第49页 |
·多经司控一脏 | 第49-52页 |
二.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胃、肠、心三脏的影响探讨腧穴效应规律 | 第52-59页 |
1. 针刺十二经穴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 第52-57页 |
·正常体表胃电图、肠电图 | 第52-53页 |
·MP150生理记录仪的特点 | 第53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2. 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心功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LVET,PEP是反映心室收缩功能的灵敏指标 | 第57-58页 |
·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PEP、LVET、PEP/LVET的影响 | 第58-59页 |
3. 针刺十二经穴体现腧穴与脏腑效应的一般规律 | 第59页 |
三.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对胃、肠二腑的影响体现腧穴效应的特异性 | 第59-66页 |
1 下合穴 | 第59-61页 |
2 针刺健康人下合穴表现出的腧穴特异性 | 第61页 |
3 针刺FD患者表现出的腧穴特异性 | 第61-65页 |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 | 第61-63页 |
·中医药对FD的诊治 | 第63-64页 |
·针灸对FD的效果表现出腧穴特异性 | 第64-65页 |
4 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体现腧穴效应的一般规律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