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薄膜扩散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薄膜扩散技术简介 | 第11页 |
·DET装置的装配 | 第11-12页 |
·湖泊资源现状 | 第12-17页 |
·湖泊富营养化的定义 | 第12页 |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成因 | 第12-13页 |
·城市湖泊的水环境特征 | 第13-15页 |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对策 | 第15-17页 |
·沉积物营养盐剖层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沉积物营养盐剖层特性 | 第17-18页 |
·营养盐形成机制研究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营养盐剖层室内重建与原位差异分析 | 第23-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试剂 | 第23-24页 |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24-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室内模拟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27-29页 |
·不同湖区沉积物营养盐剖层室内模拟和原位的对比研究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3 太湖沉积物营养盐剖层的重建 | 第33-40页 |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不同湖区营养盐剖层重建 | 第33-36页 |
·沉积物中营养盐与间隙水中含量分析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4 营养盐剖层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0-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微生物的作用 | 第40-43页 |
·氧化还原电位西 | 第43-44页 |
·酸碱度pH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