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22页 |
符号和縮略词说明 | 第22-2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42页 |
·牛磺酸及其衍生物简介 | 第23页 |
·牛磺酸的结构分类 | 第23-24页 |
·牛磺酸的合成 | 第24-25页 |
·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25-41页 |
·2-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25-32页 |
·lenaga 2-取代牛磺酸的合成法 | 第25-26页 |
·Bella 2-取代牛磺酸合成法 | 第26-27页 |
·Liskamp 2-取代牛磺酸合成法 | 第27-28页 |
·Cordero 2-取代牛磺酸合成法 | 第28页 |
·Enders 2-取代牛磺酸合成法 | 第28-29页 |
·我们课题组发展的2-取代牛磺酸合成法 | 第29-32页 |
·2,2-二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32-33页 |
·1-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33-37页 |
·Liskamp 1-取代牛磺酸合成法 | 第34-35页 |
·我们课题组发展的1-取代牛磺酸合成法 | 第35-37页 |
·1,1-二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37-38页 |
·1,2-二取代牛磺酸的合成及其他多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38-39页 |
·其他的关于取代牛磺酸的合成报道 | 第39-40页 |
·牛磺酸合成小结 | 第40-41页 |
·课题来源及本论文创新点 | 第41-42页 |
第二章 以氮杂环丙烷为中间体合成取代牛磺酸 | 第42-66页 |
第二章 图文摘要 | 第42-43页 |
·本章摘要 | 第43页 |
·中间体氮杂环丙烷的合成 | 第43-57页 |
·氮杂环丙烷的合成综述 | 第43-47页 |
·Wenker反应合成氮杂环丙烷 | 第43-46页 |
·其他合成氮杂环丙烷方法 | 第46-47页 |
·氮杂环丙烷的合成研究 | 第47-56页 |
·原料取代氨基醇的合成 | 第48-50页 |
·氮杂环丙烷的合成 | 第50-56页 |
·氮杂环丙烷合成小结 | 第56-57页 |
·取代牛磺酸的合成研究 | 第57-65页 |
·双烷基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研究 | 第57-59页 |
·含芳基的2,2-二取代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研究 | 第59-61页 |
·2,2-二取代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机理研究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章 以噻唑烷硫酮为中间体合成各种取代的牛磺酸 | 第66-96页 |
第三章 图文摘要 | 第66-67页 |
·本章摘要 | 第67页 |
·合成背景简介 | 第67-68页 |
·路线探索及牛磺酸的合成 | 第68-69页 |
·中间体噻唑烷-2-硫酮的合成研究 | 第69-91页 |
·4-取代噻唑烷硫酮的合成 | 第69-71页 |
·5-取代噻唑烷硫酮的合成 | 第71-72页 |
·4,4-二取代及螺环噻唑烷硫酮的合成 | 第72-75页 |
·3,4-二取代噻唑烷硫酮的合成 | 第75-77页 |
·桥环噻唑烷硫酮的合成 | 第77-78页 |
·通过氮杂环丙烷合成噻唑烷硫酮 | 第78-87页 |
·单烷基取代的氮杂环丙烷与二硫化碳的反应 | 第78-81页 |
·单芳基取代的氮杂环丙烷与二硫化碳的反应 | 第81-83页 |
·桥环氮杂环丙烷与二硫化碳的反应 | 第83-85页 |
·2,2-二取代氮杂环丙烷与二硫化碳的反应 | 第85-87页 |
·关于Method B中4,4-和5,5-二取代噻唑烷-2-硫酮的生成机理讨论 | 第87-91页 |
·关于噻唑烷硫酮和嗯唑烷硫酮结构鉴定的讨论 | 第91-92页 |
·氧化噻唑烷-2-硫酮合成相应的牛磺酸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四章 由硝基烯烃合成1,2-二取代牛磺酸 | 第96-125页 |
第四章 图文摘要 | 第96-97页 |
·本章摘要 | 第97页 |
·本章综述 | 第97-100页 |
·原料硝基烯烃的合成 | 第100-103页 |
·β-取代硝基烯烃的合成 | 第100页 |
·α,β-二取代硝基烯烃的合成 | 第100-102页 |
·β,β-二取代硝基烯烃的合成 | 第102页 |
·α-硝基烯烃的合成 | 第102-103页 |
·以硝基烯烃为原料合成取代牛磺酸研究 | 第103-115页 |
·课题来源及路线探索 | 第103-106页 |
·1-取代及1,1-二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106-109页 |
·2-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109页 |
·1,2-二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109-115页 |
·化合物构型的确定 | 第115-122页 |
·非对映异构体分离和物理性质比较 | 第115-116页 |
·R~3为苯基时的构型确定 | 第116-117页 |
·R~3为烷基基时的构型确定 | 第117-122页 |
·R~3为乙基时的构型确定 | 第118-121页 |
·R~3为甲基时的构型确定 | 第121-122页 |
·反应机理讨论 | 第122-124页 |
·硝基烯烃和硫代乙酸的Michael加成反应机理讨论 | 第122-123页 |
·硫代乙酸对α,β-二取代硝基烯烃加成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探讨 | 第123页 |
·过氧甲酸氧化乙酸硝基硫醇酯的机理探讨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125-155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25页 |
·主要仪器 | 第125页 |
·主要试剂 | 第125页 |
·同碳二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125-128页 |
·氮杂环丙烷的合成(Wenker方法) | 第125-127页 |
·同碳二取代牛磺酸的合成 | 第127-128页 |
·氧化噻唑烷-2-硫酮合成相应取代牛磺酸 | 第128-139页 |
·取代噻唑烷-2-硫酮的合成 | 第128-129页 |
·噻唑烷-2-硫酮3-2的实验数据 | 第129-134页 |
·氧化噻唑烷-2-硫酮合成取代牛磺酸 | 第134-135页 |
·取代牛磺酸的实验数据 | 第135-139页 |
·以硝基烯烃为原料合成取代牛磺酸 | 第139-155页 |
·硝基烯烃的合成 | 第139-141页 |
·中间体乙酸硝基硫醇酯的合成及实验数据 | 第141-148页 |
·乙酸(1-取代、1,1-二取代、2-取代)硝基乙基硫醇酯 | 第142-144页 |
·乙酸(1,2-二取代)硝基乙基硫醇酯 | 第144-148页 |
·取代牛磺酸的合成及分析数据 | 第148-155页 |
·1-取代牛磺酸 | 第148-149页 |
·1,1-二取代牛磺酸 | 第149-150页 |
·2-取代牛磺酸 | 第150-151页 |
·1,2-取代牛磺酸 | 第151-155页 |
第六章 总结论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5-167页 |
附录 | 第167-195页 |
致谢 | 第195-197页 |
作者与导师介绍 | 第197-198页 |
附件 | 第198-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