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染整工业论文--整理论文--化学整理论文

封端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引言第10-11页
   ·水性聚氨酯简介第11-15页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第11-12页
     ·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第12页
     ·影响性能的因素第12-13页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概况第13-14页
     ·水性聚氨酯今后的发展要求第14-15页
   ·有机硅的应用第15-17页
     ·有机硅化合物的主要形式第15页
     ·有机硅改性剂的结构特点第15页
     ·性能特点第15-16页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在医学领域方面的应用第16页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用作涂饰剂和织物整理剂第16-17页
   ·选题意义和内容第17-19页
2 理论部分第19-29页
   ·异氰酸酯基本化学反应第19-22页
     ·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的反应第19-20页
     ·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第20页
     ·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第20-21页
     ·异氰酸酯的封端反应第21-22页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第22-25页
     ·合成原料第22-23页
     ·制备方法第23-25页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第25-27页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方法第25-27页
   ·封端型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的应用第27-29页
     ·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的结构特点第27-28页
     ·水性聚氨酯抗皱整理剂第28页
     ·水性聚氨酯抗起毛起球剂第28页
     ·水性聚氨酯涂料印花交联剂第28-29页
3 实验部分第29-36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9-30页
     ·实验药品第29-30页
     ·实验仪器第30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合成及改性工艺第30-32页
     ·封端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第30-31页
     ·封端型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第31-32页
   ·封端型水性聚氨酯的应用第32页
     ·抗皱整理工艺及配方第32页
     ·抗起毛起球整理工艺及配方第32页
     ·涂料印花工艺及配方第32页
   ·成品性能测试第32-34页
     ·游离异氰酸酯基含量测试第32-33页
     ·固含量测试第33页
     ·封端率测试第33页
     ·耐水性测试第33-34页
     ·离心稳定性测试第34页
     ·粘度测试第34页
     ·储存稳定性测试第34页
     ·手感评定第34页
   ·织物性能测试第34-35页
     ·白度测试第34页
     ·增重率测试第34页
     ·断裂强力测试第34页
     ·耐摩擦牢度测试第34-35页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第35页
     ·折皱回复角测试第35页
     ·起毛起球等级测试第35页
   ·图谱分析第35-36页
     ·FTIR表征第35页
     ·DSC测试第35页
     ·SEM表征第35-36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75页
   ·水性聚氨酯预聚反应工艺第36-42页
     ·原料预处理工艺第36-37页
     ·异氰酸酯的选择第37页
     ·大分子多元醇化合物的选择第37-38页
     ·聚醚多元醇的选择第38-39页
     ·预聚反应温度的确定第39-41页
     ·预聚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1页
     ·软硬段比例的确定第41-42页
   ·扩链反应工艺条件第42-47页
     ·不同亲水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第43页
     ·扩链剂用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扩链反应温度的确定第45页
     ·扩链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5-46页
     ·中和度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封端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第47-52页
     ·封端促进剂对封端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封端剂用量对封端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封端剂浓度对封端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溶剂用量对封端效果的影响第50-51页
     ·封端温度和时间对封端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工艺第52-55页
     ·有机硅加入方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有机硅加入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改性温度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改性时间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第55页
   ·水性聚氨酯抗皱整理剂应用第55-63页
     ·不同类型抗皱整理剂性能的比较第55-56页
     ·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用量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焙烘温度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烘焙时间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柔软剂用量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软硬段比例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水性聚氨酯抗起毛起球剂最佳工艺探讨第63-66页
     ·改性型水性聚氨酯用量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烘焙温度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第64页
     ·烘焙时间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整理液ph值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第65页
     ·不同类型抗起毛起球剂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比较第65页
     ·软硬段比例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比较第65-66页
   ·水性聚氨酯涂料印花交联剂的最佳工艺确定第66-70页
     ·聚丙烯酸酯粘合剂用量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第66-67页
     ·水性聚氨酯交联剂用量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第67-68页
     ·烘焙温度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第68页
     ·烘焙时间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第68-69页
     ·乳化糊用量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第69-70页
     ·不同类型交联剂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第70页
   ·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整理织物性能表征第70-75页
     ·水性聚氨酯红外光谱分析第70-71页
     ·封端型水性聚氨酯DSC分析第71-72页
     ·水性聚氨酯织物SEM表征第72-75页
5 结论第75-78页
   ·本课题主要结论第75-76页
   ·创新及建议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83-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捻纱线及其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喷毛带子纱的原料选择及无规律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