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6页 |
一、泪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和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第16-30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6-22页 |
·实验动物 | 第16页 |
·主要试剂和培养液的配制 | 第16-18页 |
·泪腺上皮细胞纯化、培养和鉴定 | 第18-19页 |
·分离兔外周血淋巴细胞 | 第19-20页 |
·体外自体细胞混合培养及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活性检测 | 第20-22页 |
·结果 | 第22-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干燥综合征 | 第27页 |
·泪腺内免疫调节机制 | 第27-28页 |
·兔泪腺上皮细胞的分离技术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二、泪腺上皮细胞体外激活的淋巴细胞经静脉自体过继转移诱导自身免疫性泪腺炎和唾液腺炎 | 第30-46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32-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动物,自体混合细胞反应(autologous mixed cell reactions,AMCR)和自体静脉注射诱发实验 | 第32-33页 |
·眼表临床检查 | 第33-34页 |
·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3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42页 |
·临床检查结果 | 第35-36页 |
·组织病理染色 | 第36-40页 |
·下泪腺(iL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三、腺相关病毒介导IL-10转基因治疗抑制自身免疫泪腺炎兔模型泪腺免疫病理分析 | 第46-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7-51页 |
·细胞培养液和试剂 | 第47-48页 |
·动物,手术过程和临床评估 | 第48页 |
·载体 | 第48页 |
·感染效率 | 第48-49页 |
·自体混合细胞反应 | 第49-50页 |
·ELISA测定IL-10 | 第50-51页 |
·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51页 |
·统计分析 | 第51页 |
·结果 | 第51-58页 |
·转染效率和IL-10表达 | 第51-53页 |
·泪液分泌 | 第53-54页 |
·类膜破裂时间 | 第54-55页 |
·孟加拉玫瑰红(Rose bengal)染色 | 第55页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55-56页 |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第56-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全文结论 | 第61-6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6页 |
综述 粘自身免疫性干眼动物模型及Sjogren综合征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76-10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7-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