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四)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二、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一) 物流业简述 | 第17-18页 |
1、 物流业的概念 | 第17页 |
2、 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二) 制造业简述 | 第18-19页 |
1、 制造业概念及分类 | 第18页 |
2、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三)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1、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 第19-20页 |
2、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内涵 | 第20-21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三、 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一) 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1、 河北省物流业总体运行情况 | 第22-25页 |
2、 河北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5-26页 |
(二) 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1、 河北省制造业发展取得成绩 | 第26-27页 |
2、 河北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第27-29页 |
(三) 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1、 两业内部结构是否相对合理 | 第29页 |
2、 两业整体上配合是否恰当 | 第29-30页 |
3、 两业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 | 第30-31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四、 河北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2-40页 |
(一) 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 | 第32-34页 |
1、 协整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2、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 第33-34页 |
(二)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第34页 |
(三) 协整分析 | 第34-37页 |
1、 平稳性检验 | 第34-36页 |
2、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7-38页 |
1、 检验制造业是否是物流业的格兰杰原因 | 第37-38页 |
2、 检验物流业是否是制造业的格兰杰原因 | 第38页 |
(五) 实证分析结论 | 第38-39页 |
1、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2、 结果分析说明 | 第39页 |
(六)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五、 促进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44页 |
(一) 政府视角 | 第40-41页 |
1、 引导制造企业物流社会化 | 第40页 |
2、 整合提升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 | 第40页 |
3、 大力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 第40页 |
4、 实施联动发展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 | 第40-41页 |
(二) 行业协会视角 | 第41页 |
1、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第41页 |
2、 强化供需双方衔接 | 第41页 |
(三) 物流企业视角 | 第41-42页 |
1、 增强经营主动性和适应性 | 第41页 |
2、 强化专业化、一体化服务 | 第41页 |
3、 构建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 第41-42页 |
4、 建立物流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 第42页 |
(四) 制造企业视角 | 第42-43页 |
1、 转变落后的物流理念 | 第42页 |
2、 选择正确物流服务商 | 第42页 |
3、 调整组织管理构架 | 第42页 |
4、 对于物流服务商进行动态考核 | 第42-43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六、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一) 结论 | 第44-45页 |
(二)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