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第10-12页 |
|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12-13页 |
|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20页 |
|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6页 |
|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和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6-18页 |
|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8-20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 ·学术构想与思路 | 第20-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21页 |
| ·课题研究路线 | 第21-23页 |
| 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 第23-33页 |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不足 | 第23-26页 |
| ·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26-27页 |
|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的不足 | 第27-32页 |
| ·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法 | 第27-29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分级法 | 第29页 |
| ·校正比值求和法 | 第29-31页 |
| ·几种分级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 第33-48页 |
| ·风险矩阵法 | 第33-36页 |
| ·风险矩阵法基本理论 | 第33页 |
| ·风险矩阵图 | 第33-34页 |
| ·风险矩阵法的分析步骤 | 第34-35页 |
| ·风险矩阵法的分析过程 | 第35-36页 |
| ·改进的风险矩阵—Borda 序值法 | 第36-37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37-42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38-42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2-46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理论 | 第42-43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 | 第43-44页 |
| ·模糊算子运算模型 | 第44-46页 |
|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 第46-47页 |
|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46页 |
|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的分析步骤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的构建和分级模型的建立 | 第48-57页 |
|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第48-49页 |
|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 第48-49页 |
|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9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9-53页 |
| ·导致事故发生的其他因素指标分析 | 第53页 |
|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图 | 第53-54页 |
| ·分级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 ·分级指标的量化及归一化 | 第54-55页 |
| ·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 | 第55页 |
| ·重大危险源分级模型的确定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烟花爆竹仓库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实例应用 | 第57-70页 |
| ·某烟花爆竹储存仓库的概况 | 第57-61页 |
| ·仓库建筑物结构 | 第57-58页 |
| ·库区总平面布置 | 第58-59页 |
| ·消防、防雷防静电设施 | 第59-60页 |
| ·公用工程 | 第60页 |
| ·安全管理 | 第60-61页 |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 第61-62页 |
| ·烟花爆竹仓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 第61-62页 |
| ·重大危险源的内部距离 | 第62页 |
| ·仓库重大危险源分级及评估 | 第62-66页 |
| ·风险矩阵的建立 | 第62-63页 |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63-65页 |
| ·指标权重值确定 | 第65页 |
| ·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 | 第65-66页 |
| ·分级模型的确定 | 第66页 |
| ·重大危险源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研究结论 | 第70页 |
| ·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