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欠定盲源分离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 ·跳频信号分选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本课题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8-10页 |
| ·欠定盲源分离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8-9页 |
| ·跳频信号分选技术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9-10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11-20页 |
| ·欠定盲源分离的基本理论 | 第11-15页 |
| ·欠定混合系统盲源分离模型 | 第11页 |
| ·稀疏分量分析 | 第11-14页 |
| ·欠定盲源分离性能评价指标 | 第14-15页 |
| ·跳频通信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 ·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15页 |
| ·跳频电台的组网方式 | 第15-16页 |
| ·跳频信号的数学模型 | 第16-18页 |
| ·时频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18-19页 |
| ·谱图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欠定混合矩阵盲估计方法 | 第20-38页 |
| ·传统的混合矩阵估计方法 | 第20-23页 |
| ·势函数法 | 第20页 |
| ·拉普拉斯混合模型势函数法 | 第20-21页 |
| ·鲁棒竞争聚类算法 | 第21-23页 |
| ·K-均值聚类算法 | 第23页 |
| ·基于改进的 K-均值聚类的混合矩阵盲估计 | 第23-32页 |
| ·基于密度和距离选取初始聚类中心 | 第24-26页 |
| ·采用 Davies-Boudlin Index 确定最佳聚类个数 | 第26-27页 |
| ·基于改进 K-均值聚类的混合矩阵盲估计算法步骤 | 第27-28页 |
|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 ·语音信号的欠定盲源分离 | 第32-37页 |
| ·语音信号的特征 | 第32-33页 |
| ·语音信号的时频分析 | 第33-34页 |
|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欠定盲源分离技术在跳频信号分选中的应用 | 第38-56页 |
| ·欠定条件下跳频信号混合系统模型 | 第38-39页 |
| ·跳频混合信号分析 | 第39-42页 |
| ·基于自适应门限的能量检测方法修正时频图 | 第42-46页 |
| ·基于时频图修正的跳频信号参数盲估计 | 第46-47页 |
| ·跳频频率估计 | 第46-47页 |
| ·跳变时刻和跳周期的估计 | 第47页 |
| ·时变混合矩阵估计 | 第47-49页 |
| ·跳频信号的分选 | 第49-50页 |
| ·跳频源信号的恢复 | 第50-51页 |
|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