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天线子阵级波束形成及优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控阵天线波束形成技术 | 第13-29页 |
·相控阵天线阵列信号模型 | 第13-17页 |
·窄带条件下的阵列模型分析 | 第13-17页 |
·阵列方向图 | 第17页 |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 | 第17-22页 |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准则 | 第19-20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简介 | 第20-22页 |
·相控阵和差波束形成 | 第22-24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相控阵天线子阵级 ADBF 优化 | 第29-47页 |
·引言 | 第29页 |
·子阵级部分自适应处理 | 第29-31页 |
·子阵划分方法 | 第31-42页 |
·均匀划分 | 第31-32页 |
·等噪声功率法划分 | 第32-34页 |
·遗传算法划分子阵 | 第34-38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子阵级自适应和波束优化 | 第42-45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42-43页 |
·优化过程 | 第43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相控阵天线子阵级和差波束优化 | 第47-61页 |
·子阵级和差波束形成 | 第47-48页 |
·阵元级加权与子阵结构的联合优化 | 第48-51页 |
·适应度函数和编码方案 | 第48-49页 |
·优化过程 | 第49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子阵级加权与子阵结构的联合优化 | 第51-55页 |
·适应度函数和编码方案 | 第52-53页 |
·优化过程 | 第53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阵元级、子阵级加权和子阵结构的联合优化 | 第55-58页 |
·适应度函数和编码方案 | 第55-56页 |
·优化过程 | 第56-57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作者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和撰写的文章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