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流动视角下科技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科技政策绩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已有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3-46页 |
·知识流动理论 | 第23-31页 |
·知识内涵及分类 | 第23-27页 |
·知识流动的界定 | 第27-28页 |
·知识流动的内涵 | 第28-29页 |
·知识流动的类型 | 第29-31页 |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第31-37页 |
·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 | 第32-34页 |
·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 | 第34-36页 |
·国家创新系统中影响创新的因素 | 第36-37页 |
·效率理论 | 第37-42页 |
·生产前沿面 | 第38-39页 |
·距离函数 | 第39-42页 |
·效率值测算 | 第42页 |
·公共政策理论 | 第42-46页 |
·公共政策的涵义 | 第42-43页 |
·公共政策的特征 | 第43-44页 |
·公共政策的功能 | 第44-46页 |
第3章 知识流动视角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 第46-60页 |
·知识流动视角下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 第46-54页 |
·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46-48页 |
·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演进过程 | 第50-54页 |
·知识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 第54-58页 |
·知识流动的形式 | 第54-56页 |
·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 | 第56-57页 |
·知识流动的循环过程 | 第57-58页 |
·知识流动影响创新的机制 | 第58-60页 |
第4章 国家创新系统与科技政策关系研究 | 第60-72页 |
·科技政策概念和功能 | 第60-64页 |
·科技政策的概念 | 第60-61页 |
·科技政策的构成 | 第61-62页 |
·科技政策的功能 | 第62-64页 |
·科技政策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 | 第64-67页 |
·知识流动与创新过程关系 | 第64-66页 |
·科技政策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 | 第66-67页 |
·国家创新系统与科技政策关系研究 | 第67-72页 |
·国家创新系统与科技政策的关系 | 第67-69页 |
·国家创新系统与科技政策的互动机理 | 第69-72页 |
第5章 我国促进知识流动的科技政策分析 | 第72-89页 |
·我国创新主体间知识流动现状分析 | 第72-78页 |
·研发合作 | 第72-74页 |
·联合申请专利 | 第74页 |
·合作论文 | 第74-75页 |
·技术转让 | 第75-77页 |
·人员流动 | 第77-78页 |
·促进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政策 | 第78-89页 |
·科技体制改革 | 第78-80页 |
·提升知识创造能力的政策 | 第80-81页 |
·促进知识和技术传播的政策 | 第81-84页 |
·推动知识应用与产业化的政策 | 第84-85页 |
·其他与知流流动相关的政策 | 第85-89页 |
第6章 知识流动视角下科技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 第89-97页 |
·整体思路 | 第89-9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90-93页 |
·指标设立原则 | 第90-91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91-93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93-97页 |
·科技政策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93页 |
·基于网络DEA的三阶段模型构建 | 第93-97页 |
第7章 知识流动视角下科技政策绩效实证分析 | 第97-115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97页 |
·科技政策绩效实证分析 | 第97-109页 |
·科技政策绩效按不同阶段分析 | 第102-106页 |
·科技政策绩效按区域分析 | 第106-109页 |
·提升科技政策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 第109-115页 |
·科技政策绩效评价的管理启示 | 第109-111页 |
·提升科技政策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 第111-115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研究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