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相对生长方程的建立与检验 | 第14-17页 |
·利用相对生长方程估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 | 第17-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7-3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4页 |
·样地设置与调查 | 第28-29页 |
·群落植被生物量的估算 | 第29-32页 |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计算 | 第32页 |
·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估算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碳库现状 | 第34-44页 |
·不同群落类型各层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 | 第34-36页 |
·不同群落类型常绿和落叶木本植物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 | 第36-37页 |
·不同群落类型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 | 第37-39页 |
·天童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总碳储量和碳密度 | 第39-40页 |
·凋落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天童常绿阔叶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的比较 | 第41-42页 |
·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的比较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30年前后植被碳密度变化 | 第44-48页 |
·1982年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碳密度 | 第44页 |
·不同群落类型碳密度的变化 | 第44-46页 |
·不同群落类型常绿和落叶木本植物碳密度的变化 | 第4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基于相对生长方程估测碳储量的优缺点及其不确定性 | 第49-50页 |
·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估算的误差 | 第50页 |
·取样与调查方法的误差 | 第50页 |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3页 |
发表文章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