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延安时期的政治认同研究及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第8-9页
     ·理论意义第8页
     ·实际意义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第2章 政治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4-22页
   ·政治认同的科学内涵第14-17页
     ·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第15页
     ·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第15-16页
     ·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追求第16-17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第17-19页
     ·自上而下的理论灌输第17-18页
     ·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统一第18-19页
   ·政治认同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第19-22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受到政治认同程度制约第19-21页
     ·政治认同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作用第21-22页
第3章 延安时期的政治认同研究第22-33页
   ·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形成利益格局认同第22-24页
     ·大力发展边区经济建设,壮大社会经济实力第22-23页
     ·开展边区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23-24页
   ·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树立政治制度认同第24-30页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树立对党的领导的认同第24-27页
     ·推进民主政权建设,树立对政治制度的认同第27-30页
   ·创新文化教育内容,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第30-33页
     ·开展乡村文化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农民的启蒙第30-31页
     ·创建文化社团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众的濡化第31-32页
     ·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增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与认同第32-33页
第4章 延安时期的政治认同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第33-46页
   ·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及必要性第33-39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时代背景第33-3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实背景第34-38页
     ·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第38-39页
   ·提高政治认同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39-46页
     ·构建合理利益格局,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济基础第39-40页
     ·加强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坚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第40-42页
     ·丰富核心价值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价值第42-44页
     ·创新教育宣传活动,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中国交换生性格对其在交流项目中跨文化经历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