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种-面积关系 | 第10-11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11-13页 |
·生命表 | 第13页 |
·种间联结 | 第13-14页 |
·竞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查湾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调查方法 | 第16-22页 |
·自然概况 | 第16-17页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地质地貌 | 第16页 |
·气候水文 | 第16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16-17页 |
·群落组成 | 第17页 |
·样方的设置和调查方法 | 第17-18页 |
·各样地及各种群的基本量化指标统计 | 第18-22页 |
第三章 锥栗、枫香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乔木层种—面积关系研究 | 第22-31页 |
·概述 | 第22-23页 |
·物种多样性 | 第22页 |
·种-面积关系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和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各样地优势种群重要值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 | 第24页 |
·乔木层种一面积关系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25-29页 |
·种群总体多样性分析 | 第25-27页 |
·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 | 第27-28页 |
·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种-面积关系的研究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锥栗、枫香种群生命表分析 | 第31-41页 |
·种群生命表的概述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种群结构动态量化方法 | 第31-32页 |
·生命表的编制 | 第32-33页 |
·生存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40页 |
·种群结构动态的量化分析 | 第33页 |
·静态生命表 | 第33-40页 |
·锥栗、枫香的龄级结构图 | 第33-34页 |
·枫香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的分析 | 第34-36页 |
·枫香种群特定时间死亡率和消失率的分析 | 第36-37页 |
·生存分析 | 第37-4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乔木层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竞争研究 | 第41-51页 |
·概述 | 第41-42页 |
·种间联结 | 第41页 |
·种间竞争 | 第41-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2-44页 |
·种间联结的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成对物种间的联结性检验 | 第42-43页 |
·物种间的 Pearson 相关检验和 Spearman 秩相关检验 | 第43页 |
·种间竞争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种间联结的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成对种之间联结测定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种间竞争的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种间竞争系数的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优势种种间的竞争结果判定 | 第47页 |
·锥栗种内竞争及锥栗与其他种之间竞争大小的分析 | 第47-48页 |
·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关系及其预测结果 | 第48-5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