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烤房全闭式循环排湿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背景 | 第11-12页 |
·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密集烤房发展概况 | 第12-16页 |
·国外密集烤房的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国内密集烤房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我国密集烤房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烤房成本较高,整体密封性较差 | 第17页 |
·热能利用率较低,能源浪费严重 | 第17页 |
·烘烤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够,出现“断层”状况 | 第17-18页 |
·自控设备和烘烤工艺尚待完善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现行密集烤房排湿方式的比较 | 第20-27页 |
·我国密集烤房现行的排湿方式 | 第20-25页 |
·气流上升式烤房的排湿方式 | 第21-23页 |
·气流上升式烤房排湿口的布置 | 第21-22页 |
·气流上升式烤房的排湿原理 | 第22-23页 |
·气流下降式烤房的排湿方式 | 第23-24页 |
·气流下降式烤房排湿口的布置 | 第23页 |
·气流下降式烤房的排湿原理 | 第23-24页 |
·连体密集烤房的排湿方式 | 第24-25页 |
·连体密集烤房的排湿装置 | 第24-25页 |
·连体密集烤房的排湿原理 | 第25页 |
·现行密集烤房排湿方式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密集烤房排湿方式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一种全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全闭式密集烤房排湿方式研究 | 第27-38页 |
·我国目前存在的除湿方法 | 第27-31页 |
·冷却除湿 | 第27-28页 |
·液体除湿 | 第28-29页 |
·固体吸附床除湿 | 第29-30页 |
·转轮除湿 | 第30-31页 |
·除湿方法的比较 | 第31-32页 |
·换热器概述 | 第32-37页 |
·换热器的定义 | 第32-33页 |
·换热器的分类 | 第33-36页 |
·翅片管换热器 | 第36-37页 |
·翅片管的分类 | 第36页 |
·翅片管的基本参数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翅片管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基本理论及实验 | 第38-56页 |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基本理论 | 第38-39页 |
·传热方程式 | 第38页 |
·热平衡方程式 | 第38-39页 |
·换热器除湿工况的基本理论 | 第39-43页 |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 第39-41页 |
·换热器除湿工况的性能指标 | 第41-43页 |
·密集烤房排湿模型的建立 | 第43-49页 |
·密集烘烤的工艺流程 | 第43-45页 |
·除湿模型的建立 | 第45-49页 |
·翅片管换热器除湿实验 | 第49-54页 |
·实验原理 | 第49-50页 |
·制冷剂的选择 | 第50页 |
·实验装置的介绍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实验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56-72页 |
·实验数据结果 | 第56-60页 |
·干球温度为38℃ | 第56-57页 |
·干球温度为53℃ | 第57-59页 |
·干球温度为63℃ | 第59-60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60-63页 |
·干球温度为38℃ | 第60-61页 |
·干球温度为53℃ | 第61-62页 |
·干球温度为63℃ | 第62-63页 |
·析湿系数的计算 | 第63-66页 |
·含湿量的变化 | 第66-70页 |
·与密集烤房热湿参数的比较 | 第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