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绪论 | 第15-26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5-18页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18-23页 |
三、文章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第一章 揭开花山女神的面纱 | 第26-53页 |
第一节 “坐化成仙”的宗教传说 | 第26-33页 |
一、花山庙姑婆女神的传说 | 第26-29页 |
二、“坐化成仙”主题的传说圈 | 第29-33页 |
第二节 女神传说的文化解释 | 第33-41页 |
一、未婚女性成仙传说的隐喻 | 第33-37页 |
二、花山女神与妈祖成神之路的比较 | 第37-41页 |
第三节 女神传说的合理化发展 | 第41-47页 |
第四节 女神与“女书”之关系 | 第47-53页 |
第二章 女书的起源和发展 | 第53-77页 |
第一节 “女书”起源的民间传说 | 第54-59页 |
一、“女书”仓颉的民间传说 | 第54-57页 |
二、“女书”仓颉传说的解读 | 第57-59页 |
第二节 “女书”起源与女性社会之关系 | 第59-70页 |
一、原生形态:自由独立的女性文化 | 第60-63页 |
二、社会变奏:官方理学和女性教化的介入 | 第63-66页 |
三、女性社会的形成和“女书”的流行 | 第66-69页 |
四、女性社会的终结和“女书”的消亡 | 第69-70页 |
第三节 女神信仰与“女书”的发展 | 第70-77页 |
一、女性参加宗教活动的天然合法性 | 第70-74页 |
二、女神信仰推动“女书”成为女性文字 | 第74-77页 |
第三章 女神信仰的隐喻世界 | 第77-102页 |
第一节 女神信仰与女性的宗教观念 | 第77-86页 |
一、女神信仰地区的民众宗教观念 | 第77-81页 |
二、“女书”文本中的传统女神形象 | 第81-86页 |
第二节 女神信仰与女性习俗 | 第86-96页 |
一、女神信仰地域的女性婚俗 | 第86-90页 |
二、宗教信仰的可能性影响 | 第90-96页 |
第三节 “女书”起源与道教关系之推测 | 第96-102页 |
第四章 女神信仰的社会变迁 | 第102-129页 |
第一节 庙宇重建与信仰恢复 | 第102-111页 |
一、花山庙重建——过程及其现状 | 第102-104页 |
二、花山庙重建的外因——文化价值判断标准的转变 | 第104-109页 |
三、花山庙重建的内因——文化的内在延续 | 第109-111页 |
第二节 花山女神的功能转变 | 第111-119页 |
一、当下社会的女神功能 | 第111-117页 |
二、女神角色转变的分析 | 第117-119页 |
第三节 “女书”与当代女神信仰的发展 | 第119-129页 |
一、女神信仰辐射与“女书”之关系 | 第120-124页 |
二、“女书”对女神未来之作用 | 第124-129页 |
第五章 女神信仰未来之路:由信仰而文化 | 第129-139页 |
第一节 当前面临的困境 | 第129-134页 |
一、花山庙女神所面临的困境 | 第129-132页 |
二、女书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132-134页 |
第二节 双名制——花山庙未来的发展与“女书”文化的再传承之思考 | 第134-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7页 |
附录一:女书研究回顾 | 第147-160页 |
附录二:女书研究三十年 | 第160-170页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70-171页 |
后记 | 第171-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