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在美上市中国公司IPO信息披露涉诉问题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导言第11-18页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8页
  (一)美国《1933 年证券法》及相关证券法律之信息披露代表性第13-15页
  (二)公司信息披露涉诉之集团诉讼和解代表性研究成果第15-18页
一、IPO 信息披露制度在美国的确立与发展第18-20页
二、2003——2013 年在美上市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主要涉诉案例概述第20-31页
 (一)纽约南区法院关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诉讼案第22-23页
 (二)纽约南区法院关于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的证券诉讼案第23-24页
 (三)纽约南区法院关于新华财经媒体有限公司的证券诉讼案第24-25页
 (四)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关于 Westend Group 作为上诉人与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有限公司的证券上诉案第25-26页
 (五)纽约南区法院关于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证券诉讼案第26-27页
 (六)纽约南区法院关于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的证券诉讼案第27-28页
 (七)纽约南区法院关于华奥物种集团有限公司的证券诉讼案第28-29页
 (八)加利福尼亚北部地区法院关于江西赛维 LDK 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证券诉讼案第29-31页
三、2003——2013 年在美上市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涉诉案共有特征分析第31-35页
 (一)诉讼因律师事务所牵头极易被提起,被告涉及法人及其高管、承销商第31-32页
 (二)上市公司被诉法律依据多为《1933 年证券法》的相关内容第32-34页
 (三)上市公司涉诉时间长,多以和解方式结案第34-35页
四、2003——2013 年在美上市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涉诉案和解原因分析第35-44页
 (一)证券集团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第35-38页
  1、原生矛盾分析第36-37页
  2、派生冲突分析第37-38页
 (二)因严苛法律条文而增加的败诉风险迫使被告公司寻求和解之道第38-40页
  1、被告当事人非常宽泛,证券欺诈行为责任主体明确第38-39页
  2、举证责任的分配倾向于保护投资人而强化被告的责任承担第39页
  3、证券欺诈诉讼原告具有先天优势第39页
  4、法律责任之经济损失赔偿数额厘算的复杂性同样增加被告的诉讼风险第39-40页
 (三)被告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管理能力不足第40-44页
  1、在美上市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管理与法治的衔接存在困境第41-42页
  2、涉诉公司管理层人员忽视、规避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第42-44页
五、企业有效避免在美上市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涉诉之建议第44-47页
 (一)不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提供硬件条件第44-45页
 (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提高证券集团诉讼风险意识第45-46页
  1、应建立对 IPO 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正确认识第45页
  2、防范、警惕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袭击第45-46页
 (三)相关责任人要真实、准确、完整披露 IPO 相关信息第46-47页
  1、发行人责任第46页
  2、保荐机构责任第46页
  3、相关中介机构责任第46-47页
六、立法启示与建议第47-53页
 (一)中国法律制度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行使管辖权的探讨第47-48页
  1、中国 IPO 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管辖在美上市中国公司之法理基础第47页
  2、对美国证券监管的实证考察第47-48页
 (二)中国公司 IPO 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完善的构想第48-53页
  1、尽快确认投资人的直接起诉权第49-51页
  2、加大相关证券信息披露主体民事责任后果第51-52页
  3、加快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建设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繁荣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下一篇:网上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