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纺纱理论与纺纱工艺论文--纺纱新工艺、新技术论文

含荧光染料色纺纱的测配色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前言第10-14页
   ·引言第10页
   ·计算机测配色的发展第10-11页
   ·混色纤维配色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荧光织物测配色问题第12-13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意义第13-14页
2 理论基础第14-25页
   ·荧光光谱特征第14-16页
     ·荧光发光机理第14页
     ·荧光光谱分析第14-16页
     ·荧光织物的反射率第16页
   ·色纺纱配色理论第16-24页
     ·库贝尔卡-芒克理论第17-21页
       ·模型假设第17页
       ·方程推导第17-19页
       ·K、S值的加和性第19页
       ·双常数K-M模型第19-21页
     ·Stern-Noechel模型第21-22页
     ·Friele模型第22-24页
   ·色纺纱的生产与颜色特征第24-25页
3 荧光染料的光学性质第25-30页
   ·荧光染料第25页
   ·实验部分第25-26页
     ·原料第25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6-29页
     ·吸收光谱第26页
     ·荧光激发与劳光发射第26-27页
     ·激发光谱第27-29页
   ·小结第29-30页
4 色纺纱配色模型研究第30-41页
   ·实验部分第30-32页
     ·棉纤维的染色工艺第30-31页
     ·色纺纱样品的制备第31页
     ·测色第31-32页
   ·三种配色模型的比较第32-40页
     ·配色模型参数的设定第32-33页
     ·光谱配色及结果讨论第33-40页
   ·小结第40-41页
5 含焚光染料的色纺纱配色模型研究第41-60页
   ·James S.Bonham修正K-M模型第41-43页
   ·含荧光染料色纺纱配色模型第43-45页
   ·实验部分第45-46页
     ·荧光增白剂染色纤维的制备第45页
     ·色纺纱混色方案第45页
     ·测色方法第45-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8页
     ·含劳光染料色纺纱的反射率分析第46-47页
     ·各纤维K、S值的计算第47-48页
     ·荧光纤维Q值的计算第48-49页
     ·模型在红色荧光色纺纱上的准确性第49-53页
     ·模型在白色荧光色纺纱上的准确性第53-57页
     ·误差原因分析第57-58页
   ·小结第58-60页
6 结论第60-62页
7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处理对改性聚酯纤维及织物结构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铜氨纤维结构性能及天然染料染色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