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主要英文缩写词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白芷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3-27页 |
1. 本草考证 | 第13页 |
·白芷最早药用历史记载 | 第13页 |
·白芷产地的变迁 | 第13页 |
2. 化学成分 | 第13-21页 |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类 | 第14-17页 |
·挥发油类 | 第17-20页 |
·微量元素 | 第20页 |
·多糖类 | 第20页 |
·其他 | 第20-21页 |
3. 药理作用 | 第21-25页 |
·抗菌、抗真菌作用 | 第21页 |
·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 第21-22页 |
·对心血管的作用 | 第22页 |
·对平滑肌的作用 | 第22页 |
·光敏作用 | 第22-23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23页 |
·其他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白芷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中药材质量研究 | 第27-40页 |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27页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试剂药品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含量检测方法 | 第27-29页 |
·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9-30页 |
·药材质量考察 | 第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含量检测方法学验证结果 | 第30-31页 |
·提取工艺优化 | 第31-34页 |
·药材质量考察结果 | 第34-3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白芷中香豆素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制备工艺研究 | 第40-46页 |
1 仪器和试剂 | 第40-42页 |
·仪器 | 第40-41页 |
·试剂 | 第41-42页 |
3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42-46页 |
·化合物1 | 第42-43页 |
·化合物2 | 第43-44页 |
·化合物3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白芷有效成分提取物镇痛作用研究 | 第46-51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白芷乙醇提取物浸膏溶液及阿司匹林溶液的配制 | 第47页 |
·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 | 第47-48页 |
·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 | 第48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小鼠热板法致痛阈值的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白芷有效成分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51-58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52-56页 |
·液相色谱条件 | 第52页 |
·质谱条件 | 第52-54页 |
·给药方案 | 第54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54-55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55页 |
·回收率 | 第55页 |
·药物动力学测定 | 第55-56页 |
3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对白芷药材相关成药包括清炫丸,都梁丸,小儿鼻炎片和复方牛黄清胃丸进行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 第58-121页 |
一.都梁丸(Duliang Wan) | 第58-66页 |
二.清眩丸(Qingxuan Wan) | 第66-73页 |
三.小儿鼻炎片(Xiaoer Biyan Pian) | 第73-89页 |
四.复方牛黄清胃丸 | 第8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1页 |
全文结论 | 第121-12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附件 | 第124-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