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表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植物诱导抗病性 | 第11-12页 |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点 | 第12页 |
·化学诱抗剂的种类 | 第12-14页 |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及其衍生物 | 第12页 |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及其衍生物 | 第12-13页 |
·苯并噻二唑(BTH) | 第13页 |
·β-氨基丁酸(BABA) | 第13页 |
·草酸、磷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 第13-14页 |
·寡糖 | 第14页 |
·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 | 第14页 |
·2,6-二氯异烟酸(2,6-dichloro isonicotinic acid, INA) | 第14页 |
·植物诱导抗病性机制 | 第14-18页 |
·组织结构加强 | 第14-15页 |
·生理生化抗病机制 | 第15-16页 |
·分子抗病机制 | 第16-18页 |
·诱抗剂的受体与识别 | 第16页 |
·信号传导途径 | 第16-18页 |
·防卫基因的表达 | 第18页 |
·反式-2-己烯醛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抑菌活性 | 第19-20页 |
·诱导抗病活性 | 第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供试材料 | 第21-22页 |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菌株 | 第21-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7页 |
·反式-2-己烯醛熏蒸处理 | 第22页 |
·诱抗活性测定 | 第22页 |
·水溶性抗菌物质活性测定 | 第22页 |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间苯三酚染色法 | 第22页 |
·木质素-巯基乙酸定量法 | 第22-23页 |
·防御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23-24页 |
·脂氧合酶(LOX)活性测定 | 第23页 |
·苯丙氨酸转氨酶(PAL)活性测定 | 第23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活性测定 | 第24页 |
·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总 RNA 的提取及 cDNA 的合成 | 第24页 |
·实时定量 PCR 分析 | 第24-25页 |
·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25-27页 |
·叶片总蛋白的提取 | 第25页 |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绘制 | 第25-26页 |
·双向电泳(2-DE) | 第26-27页 |
·质谱分析和鉴定 | 第27页 |
·数据统计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反式-2-己烯醛对黄瓜幼苗抗灰霉病的诱导效果 | 第28页 |
·水溶性抗菌物质积累 | 第28-29页 |
·反式-2-己烯醛诱导黄瓜叶片木质素的积累 | 第29-30页 |
·反式-2-己烯醛对黄瓜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反式-2-己烯醛对黄瓜叶片 LOX、PAL、POD、PPO 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反式-2-己烯醛对黄瓜叶片 POD 及 PPO 同工酶谱的影响 | 第31页 |
·反式-2-己烯醛对黄瓜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1-32页 |
·反式-2-己烯醛对黄瓜幼苗蛋白质组的影响 | 第32-40页 |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 第32页 |
·双向电泳结果 | 第32-34页 |
·质谱鉴定结果 | 第34-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反式-2-己烯醛诱导黄瓜抗菌物质及木质素的积累 | 第40页 |
·反式-2-己烯醛增强黄瓜叶片防御相关酶的活性 | 第40-41页 |
·反式-2-己烯醛增强黄瓜叶片抗性基因的影响 | 第41页 |
·反式-2-己烯醛对黄瓜蛋白质组的影响 | 第41-43页 |
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问题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