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粉尘颗粒收尘机理建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静电除尘器理论与粉尘特性 | 第17-25页 |
·电除尘器的结构 | 第17页 |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 | 第18-20页 |
·粉尘粒径分布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第19页 |
·粉尘二次飞扬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粉尘荷电机制 | 第20-22页 |
·电场荷电 | 第20-21页 |
·扩散荷电 | 第21-22页 |
·粉尘荷电的综合考虑 | 第22页 |
·带电粉尘的驱进速度 | 第22-23页 |
·电晕电流密度初值条件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电除尘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37页 |
·空间电场的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粉尘层堆积模型 | 第27-30页 |
·粉尘层的堆积模式 | 第27-28页 |
·粉尘层的增长模型 | 第28-30页 |
·粉尘层电荷形成与分布模型 | 第30-32页 |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 第32-34页 |
·组分质量守恒方程 | 第32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32-33页 |
·湍流控制方程 | 第33-34页 |
·粉尘输运和浓度分布模型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除尘模型的仿真计算 | 第37-52页 |
·除尘模型仿真流程 | 第37-39页 |
·求解模型方程的数值方法 | 第39-40页 |
·除尘空间边界离散方法 | 第40-42页 |
·电晕线边界区域处理 | 第40-41页 |
·沉积粉尘层边界数值处理 | 第41-42页 |
·除尘模型方程离散化 | 第42-44页 |
·电场计算模型离散化 | 第42-43页 |
·输运和浓度分布的离散化 | 第43-44页 |
·除尘空间流场仿真 | 第44-51页 |
·计算流体仿真简介 | 第44-46页 |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流场求解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 第47-49页 |
·流场分布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除尘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65页 |
·除尘器内的电场分布 | 第52-55页 |
·除尘空间粉尘浓度分布 | 第55-57页 |
·沿X轴方向粉尘浓度分布 | 第55-56页 |
·沿Y轴方向粉尘浓度分布 | 第56-57页 |
·粉尘层沉积和电荷分布分析 | 第57-60页 |
·粉尘层电荷衰减分析 | 第57-58页 |
·粉尘层沉积和电荷分布 | 第58-59页 |
·粉尘层空间表面电位分布 | 第59-60页 |
·收尘过程振打周期参数分析 | 第60-63页 |
·除尘效率和粉尘比电阻关系 | 第60-61页 |
·除尘效率的衰减过程 | 第61-63页 |
·粉尘排放质量比随时间变化过程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2页 |